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技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

广排“智造”亮相国家级城博会,获住建部领导现场点赞!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21  来源:中国城镇水务报  浏览次数:13
       近日,第23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启幕,作为我国城市建设领域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城博会汇聚了众多创新成果,擘画行业发展新蓝图。在广州水投集团的展位上,广州排水公司自主研发“机器人+”智能装备矩阵破解城市清淤难题的多项创新成果备受各方关注,更吸引了国家住建部部长一行驻足观摩指导,并对公司立足城市一线、服务民生实践的创新智慧与实干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殷切期望。

“小装备”有“大智慧”  破解城市清淤难题

展会现场气氛热烈,创新成果竞相绽放。广州排水公司参展人员向现场国家住建部部长一行生动详实地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智能装备,包括身手敏捷的吸污辅助机器人、高效精准的小型智能清淤设备以及省时省力的自动水带铺卷机。住建部部长详细了解产品特性和应用场景后指出,要系统收集、整理并推广像吸污辅助机器人等这类优秀的创新产品和案例,让国内外用户更加直观了解到产品的创新功能,并对广州排水构建的“机器人+”城市智慧清淤新模式表示高度赞扬。

广州排水公司科研人员杨聪向国家住建部领导一行介绍创新成果

智能装备集群,彰显广排科技担当

广州排水公司此次系统性地展示了在排水设施运维全链条管理中孕育出的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强大的“智能装备矩阵”,让前沿创新成果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为整个行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小型履带式水冲车与小型轮式抓斗车,共同构成了应对复杂工况的“黄金搭档”。它们精准聚焦于传统大型设备无法触及的狭窄街巷、老旧小区等复杂作业场景,凭借其小巧灵活的身形、强劲稳定的作业性能以及智能化操控体验,成功实现了排水管网精细化养护的全覆盖,将高效、便捷、优质的运维服务无缝延伸至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彰显了“小装备”解决“大问题”的创新智慧。

小型履带式水冲车(左)与小型轮式抓斗车(右)

自动水带铺卷机:以机械化、自动化赋能传统作业流程,革新了防汛抢险后水带回收依赖人力的历史,是提质增效、减轻人力劳动强度的智慧发明。

自动水带铺卷机(左)与吸污辅助爬行机器人(右)

吸污辅助爬行机器人:它是专为大管径管网、渠箱和泵井等受限空间设计的智能清淤装备。它采用与吸污车联动的作业模式,通过前端可更换的清淤组件,高效处理不同类型的积淤问题。设备搭载前后摄像与照明系统,实现作业过程全程可视。该机器人集检测与清淤功能于一体,既能借助吸污车的强大动力高效作业,又能有效提升作业安全性,推动排水养护工作向更智能、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创新装备量产突破,广排方案效益初显

这一系列“小而精、智而强、实用高效”的装备集群,不仅是公司雄厚研发实力与前瞻性战略布局的集中体现,更是公司勇担国企责任,致力于以科技创新破解行业共性难题的生动实践。目前,小型智能清疏装备已成功实现量产并推向市场,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标志着创新成果正稳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水下智能清淤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42座次污水泵站、浅层渠箱和东濠涌深隧自主清淤;污辅助机器人、水带机等产品也正在加快推进量产进程。它们有力地展示了从研发到应用、从广州到全国的“广排智慧”与“广排方案”。

创新工作室赋能,铸就产学研用实践高地

本次展会备受瞩目的多款明星产品,其背后凝聚着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创新工作室”的集体智慧与不懈攻关。创新工作室作为公司推动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汇聚一线技术骨干等多层次创新力量,围绕运维中的堵点、难点展开创新,实现从“金点子”到“金钥匙”的成果转化。目前,公司8个创新工作室中已有1个获省级挂牌,105名成员中56%获得国家专利,累计开展技术攻关88项。其中,小型智能清疏设备精准治理内街窄巷管网堵塞难题,使得作业效率提升3倍,智能水下清淤机器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充分彰显了工作室在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成效。

广州排智造6.jpg

公司自主研发的不停产清淤智能机器人

展望未来,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将继续秉持“科技兴企、创新强企”的战略定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广阔天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市民美好生活筑牢坚实的水安全屏障。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