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技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浅析给水工程中输配水管道投资的关键控制点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4  浏览次数:739

输配水管道工程在给水工程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相当于城市的血脉,将合格的水输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输水工程包括原水输水和净水输水,是指从水源地到水厂或当水厂距供水区较远时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管道;配水管道是将输水干管送出的水均匀地分配到各用水小区域的环状布置的管道。输配水管道工程的投资一般占整个给水工程总投资的6070%甚至更多,而现在随着城市社会公众设施的日渐完善,供水企业常常要服务于社会公众利益,投入相当多的资金进行供水设施尤其是输配水管道的建设和改造,这使保本微利经营的供水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增加难度,因此供水企业必须管好、用好有限的资金,对输配水管道的工程建设投资进行全过程控制,充分发挥有限投资的最大综合效益。

一、 设计阶段
     虽说工程项目的投入主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但投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设计阶段,一般来说,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占6090%,该阶段决定了项目费用组成是否合理,也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因此越早进行投资控制,效果越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应将设计作为投资控制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

1、合理确定设计标准
     设计文件应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方的使用要求及功能要求。根据优质优价的公平原则,工程标准的高低影响了工程费用的多少,因此必须合理确定设计标准。
    在给水管道的设计中,压力、流量、年限是标准的几个必备参数,应该在设计文件中明确。水流压力关系到管材的价格及以后的运行维修费用:压力标准定高了,材质要求高,安装技术要求也高,总投资也就增大,造成不必要的多余支出;如果压力标准定低了,工程直接费用是相对降下来了,但对以后的运行维修就有较大影响,遭遇泵房突然关停机或短期超负荷供水等非正常状况时,管道爆管事故增加,维修费用增加,隐性费用增加,也就是增加了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管道的流量(即设计水量)直接影响到管径的大小:设计水量如果超前太多,使得管径过大,造价太高,造成投资的贬值;但如果对发展水量考虑不充分,短期内使用是合适经济的,几年后不能满足增长的需求,又得再次投资建设,那增加的费用就比一次性投资多得多了,因此管道的流量绝不能简单确定。管道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与管材材质直接相关,临时、短期、长期或永久使用,所选的管材不同,工程费用也相差甚大。因此不应任意提高设计标准,但更不能降低标准,尤其是关乎安全的强制性标准。

2
、施工图设计与经济相结合
    一般输配水管道(特别是输水管道)的管径都较大,距离长,管材的单位价格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增加更多,管材的投资占管道工程投资的50%~70%。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管材造价、安装费用、维护运行费用等经济因素,将管径和管材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控制。
    
管道内的流速将直接影响工程费用及投产后的日常运转费用,因此应该通过压力、流量、工程直接费用成本、运行成本来计算经济流速并由此确定管径。在个别地段还应考虑到综合费用,有时两条管径相对小的管道并行可能比一条大口径管道(同样满足流量、压力的设计要求)还要经济可行。
    在目前常用的大口径管材中,钢管是使用最广泛的管材之一,具有抗压能力强、安装方便、能适应复杂地形、可在现场进行再加工的特点,但易受腐蚀;球墨铸铁管具有较好的韧性、耐腐蚀、耐高压、施工方便、配件齐全的特点,但价格高;预应力混凝土管价廉是最大优势,但却不耐压,配件较少,且维修难;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为钢板与预应力混凝土的复合管材,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耐压性、耐腐蚀、现场敷设方便,配件齐全,且价格低于金属管道。具体到某一设计工程,应根据管径、内压、外部荷载和沿线地形复杂程度等,按照运行安全、耐久、减少漏损、施工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则,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内进行技术、经济、安全等综合分析来确定管材,或者将不同管材的管道结合起来使用,使性价比最合理。

 
3、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实际相结合
     施工图是对工程对象尺寸、布置、选用材料、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指导施工的直接依据。现在许多给水工程项目都是通过工程清单招标选择施工方的,施工方在备料时也是根据施工图清单来订购材料及管配件,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中结合安装实际,优化细节。笔者曾看过一份施工图中的弯头配件:两水平管段管径为DN1800,管中心高差为1.0,间距为2.0.用两个45°的弯头连通。因钢制管件的防腐措施在现场制作时较难实施,故直接根据清单材料订购了钢制弯头,可在实际连通焊接时却比现场按实际角度制作”之”字弯头更费时更麻烦,结果浪费了材料又多费了人工,增加了无谓的投资。如果设计人员将施工实践融汇到理论知识中,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4、严格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由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依法认定的设计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的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进行独立审查。未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
     给水工程中的输配水管道工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程项目,更应强调的是投资方的对图纸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给水工程中输配水管道的投资方也就是供水企业,供水企业拥有完整的供水系统包括管道系统,在长期运行管理中,不但熟悉了管道位置,也掌握了相当的管道安装技术和维修经验,所以建设方对施工图的审查更注重施工的可行性,同时更关注运行薄弱环节,因而也就更现实、更客观。

 
二、 施工阶段
    建设工程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这一阶段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来实施工程费用的转移,是工程项目建设费用消耗最多的时期,必须对工程费用尤其是工程进展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新工程费用进行控制,该部分费用一般是通过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来实现的。因此这一阶段的关键控制点有两方面:


1、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变更和签证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上不可预见的情况、施工环境的改变,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在输配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变更最多的就是管沟基础处理部分及管线发生少量偏移。由于管道工程沿线较长,地下情况千变万化,除土壤地质的变化导致设计变更外,其他地下管线的影响、所经路段建筑物的干扰、城市道路的拓宽改造、临时建筑的拆迁难度、施工工作面的变动等等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都可能使工程发生变更,引起投资的变化。若预料到将要发生变更,则变更发生越早,造成的投资变化越少,如果在动工前发生变更,只不过涉及到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修改。
 

2、严格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没有质量保证的工程是没有功用的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谈投资控制。管道施工中的配件安装、管道接口维护、基础处理、沟槽开挖、管沟回填、道路恢复、其他管线的避让和保护、已建管道的保护等等都与质量紧密相连,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因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投资的风险因素要进行充分的事前考虑,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曾有一管道施工工地,客观上因连续阴雨,来不及回填管沟,主观上也是对风险估计不足,加上该处地下水位不高,施工方多年施工也没出过问题,忽略了雨季大雨的突发性,忽略了沟槽两侧原有的城市排水管道破损的情况,结果暴雨后管沟内积满了排不走的雨水,导致已敷设好的管道浮起,胶圈脱落、管道承插口破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 协调管理
    和其他建设工程一样,输配水管道工程总是与一定量的土地占用联系在一起,这就必然要发生为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包含土地附着物补偿费)相对于工程费用而言,是最有弹性的,有较大的节约空间,也应作为管道工程投资的关键点加以控制。
    输配水管道取决于城市平面布置,常常绵延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需沟通的有道路管理者、其他管线业主、园林绿化部门、临时建筑、地上附着物所有者等等,协调工作不容忽视。我公司的一项DN1000的供水管道工程在勘察管线走向时,计划180管线沿已有的水泥路段敷设。在施工协调过程中,协调人员收集到有从附近工厂内穿越的可能性,可减少管长120,又改善水力条件。经过多层次多方位协调,终于获得厂方支持,同意在修复水泥路面及绿化、补做回排水管道的前提下让输水管道在其厂区内穿过。最后结算下来,仅这一段的管道工程费用就比预算节约了近30万、土地使用费减少了3万元,有效地节约了投资。

四、结语 
     给水工程的特有性质决定输配水管道应该既能满足供水区域内水量水压水质的要求,又必须运行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水,同时还要能使造价及经营费用尽可能最低。因此,在给水工程的输配水管道建设过程中,设计时对管线方案、管材、管径进行比选,在施工阶段严把变更签证关、加强质量管理、重视协调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有限的投资定能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益。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