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叶裕民:“以水控人”的核心是清除低端产业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6  来源:经济观察网  浏览次数:24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鹏  实习记者 甘尚念 北京缺水。7月14日,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市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大会上强调,“近十年来,我们以年均不足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保障了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据此推算,北京每年的水资源缺口高达15亿立方米。
    刘淇表示,北京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北京市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区域和行业用水总量控制。要建立并落实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对高耗水产业、行业和产品逐一排查,逐一严格整改;建立起以水控制居住人口规模的制度,把水的管理贯彻到"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认为,可用水资源的总量对北京的发展是一项硬约束。超出这一约束,居民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随之是环境问题和“一些难以预料的不可持续的问题。”
    当前,缺水的北京严重依赖外来水源,但从河北调水是有限制的,河北也缺水。河北是北京的水源地,如果从水源地调水过度,势必会影响水源地的发展,从而给水源地造成太大的压力,破坏其可持续性的发展。而未来通过“南水北调”来的长江水,虽丰富但水量并不稳定。“长江水源的不稳定性是它不安全性的第一个因素,然后才是绝对的水量够不够的问题”,叶裕民强调。
对于以水资源总量来控制人口总量的政策方向,叶裕民持肯定的态度。她强调,“每个城市的发展规模和规划都是要以自己最稀缺的资源作为控制整个城市发展最严格的一个限制性因素,用它去约束其他,整体才会变得比较协调和可持续”。水资源作为北京市的稀缺资源之一,顺着这个思路走,限制水资源总量就可以限制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
    叶裕民认为,就北京的产业结构而言,第三产业占据的比例较大,而且北京的服务业是一个高端服务业,相比之下,这些高端服务业则不会过多考虑水的问题,其节约用水的余地相对较少。如果单从“控人”这个角度来看,“控人的核心是通过产业来控人,除了控制高耗水的部门外,更重要的是控制低效率部门。”
    “我觉得把低效的制造业给清除掉,然后像链条一样清除掉依附于低端制造业的低端服务。不仅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也提高北京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净化北京的发展环境。”叶裕民说。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