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预算为突破口

民乐县三堡镇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精准节水示范项目
作为曾经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重灾区”,张掖市正积极开展地下水治理,守护着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这口井封了,但我们村民的收入反而涨了!”高台县骆驼城镇水管所盛天彪指着曾经的机井介绍,“‘港湾式’泵池建成后,无需专人值守控制,仅需向滴灌施肥系统配肥、定期清洗过滤设备,这样一来,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左右,亩均省电费11.88元。”
半掩于黄土地的“港湾式”泵池外接智能控制箱,地表水经多级渠系汇入泵池后,通过三级过滤与机井二次净化形成双保障,其配套的电动阀门将根据墒情数据自动调节滴灌水量,一改传统漫灌的粗放用水模式。
小型塘坝、“港湾式”泵池、提灌站等“井转河”小型水利工程是张掖市地下水超采治理的亮点之一,而“港湾式”泵池如同农田的节水驿站,一改深井抽水漫灌的传统耕作方式。

高台县宣化镇宣化村村民李先生与巷道镇红联村村民郇先生日前达成交易协议,并在中国水权交易所成功交易水量500立方米,交易金额100元,解决了区域间用水难题的同时有效盘活了灌区水资源,实现了个体用水户间水资源向“水资产”的转变。
“此次交易量虽然不大,但是有效解决了我们的用水难题。”郇先生笑着说道,“节水不仅能给土地‘解渴’,还能‘生金’。”
水权交易正在成为张掖市节水的新动力。
通过市场机制,张掖市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张掖市水权交易管理细则》的出台,实现了水量在不同协会、不同渠系之间的灵活转让。这不仅增强了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更促进了农业用水向工业用水的转化,为张掖市的节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掖市积极培育水权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工程建设、合同节水管理等,节水量纳入用水权交易,通过转让节约的水权获得合理收益。通过水权交易将高标准农田节余水量收储配置给新建项目,盘活存量水资源,实现水资源节约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2024年,全市进行水权交易2248宗,交易水量5803.06万立方米,交易金额644.63万元。
此外,张掖市还促成张掖抽水蓄能电站水权交易水量236万立方米,交易金额达7913.7万元,并实现跨市州水权转让,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完成肃南皇城抽水蓄能电站部分水权交易,总交易水量达201万立方米,交易金额6365.1万元。
张掖市的节水实践,探索出一条“生产高效、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张掖人民正书写着节水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