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星消息(信息员 邓凤滨) 近日,哈尔滨市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举行了通水运行仪式,这标志着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现有4个污水汇水区中的马家沟与沿江污水汇水区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全市污水二级处理率达到65%,接近国家规定的省会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70%的要求,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任务,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颖,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世华,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参加了通水运行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世华主持仪式,市委副书记王颖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竣工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马振汇报了工程建设情况。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为文昌污水处理厂一、二期的续建工程,利用一期工程出水,日处理规模为16.5万立方米二级处理。工程完工后,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将达到32.5万立方米/日完整的污水二级处理能力。该工程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及高效沉淀池均为引进专利技术,主要工程内容为污水提升泵房、加药间、高效沉淀池、生物滤池、反冲洗废水调节池及泵房、贮泥池、鼓风机房及厂区消防、电气、暖通等附属工程,配套安装相应设备。
与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和文昌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艺相比,三期工程在污水处理工艺上采用法国的曝气生物滤池及高效斜管沉淀池专有技术。出水水质达到二级处理设计指标。
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于2006年6月6日开工建设,集团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状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实施中,在工期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核心工艺技术采用国外引进技术的情况下,供排水集团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确定了“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和“雨停工开,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方针,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协调整体推进工程建设。为加快建设速度,在工程质量管理上通过环环相扣的手段,做到进度服从质量;在工程安全管理上采取步步问责的方式,确保安全工作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在工程进度管理上实行动态跟踪,以落实计划目标为第一前提,克服雨季时间长、各项作业结构复杂等诸多难题,使整个工程协调稳步地推进,并一次性通过哈尔滨市质量监督站的检验。三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哈尔滨市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将增加0.87万吨,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将上升到3.7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