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供水员工素质
对供水员工进行为期二个月的培训,工种分别为水质检验工、机泵运行工、供水设备维修电钳工、净水工、供水管道工、供水调度工。此次培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每周六全天授课,通过以理论与实训相结合,采用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为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性。
检漏去隐患为安全供水保驾护航
为保障全运会期间的安全供水,集团公司购置了区域检漏水检测设备,检漏将拉开序幕。测试在花园小区、甸柳小区分时段进行。设备工作时间定为下午14:00—16:00和夜间2:00---4:00。下午3:00,两家公司分别将各自的7个检漏探头装入花园小区内的阀门井内。数据接收时间在晚上17:00---19:00。每个小区测试完毕后,技术人员将及时收集每种设备的数据,并进行最后分析。
检漏仪自动检则一定区域的管网,代替人工频频打开井盖大面积的筛查,可以实行区域化实时监控,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收集供水管网的漏水信息。将管网分成若干区域,通过监测管网压力、流量变化,评估该区域的漏损情况,是漏水控制的有效方法。
及时制定措施 应对全运交通限行
单双号车辆限行,是全运会期间为减少道路通行压力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但能使我们驾车行驶道路更通畅,而且还能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但对于供水企业工作用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济南水业集团平时派发车辆车队驾驶员每天出车都在2~3次,平均行驶100公里左右,可以基本满足各部室用车需求。而实行单双号限行以后,理论上车辆数量减少一半,这就对车队派发车辆造成很大难度,为此济南水业专门开会讨论了单双号限行的车辆调度安排问题,并制定了多项计划措施,调整车辆调度安排,改进保障措施,尽最大能力保证全运会期间各部室的工作用车。
加强媒体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为保全运、保民生,一是济南水业集团自筹资金4000万元,于年初启动的城市供水升压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共改造19个片区,使近10万居民受益,成为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工程项目。二是为确保全运会安全,水业集团公司新建加压站及管网配套设施,实现“北水南输”、“西水东调”;先后对七里河加压站、玉清水厂实施双电源改造确保全运会供水无忧;增加硬件设施投入强化供水保障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供水管网巡查 保障供水管线安全;强化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合格以及实施片区升压,保稳定保民生。同时,围绕“小白热线”近期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召开信息通报暨媒体恳谈会,对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向媒体进行通报。
全运会开幕在即,水业积极应对 。
今年,济南市政府批准了城市东部地区供水资源整合工作方案。整合了东部地区五个供水公司,服务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成立了巡线队、普应急抢修队、应急抢险队,成为确保全运会供水安全和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9月10日,济南东区供水有限公司成立暨揭牌仪式在雪山水厂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济南市东部地区供水资源整合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济南东区供水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历史新的一页。
针对全运会期间可能遇到的突发供水突发故障导致停水、供水管线闸门出现严重漏水和非法人员侵入等情况举行了模拟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针对突发供水电源停电故障,值班人员立即启动临时发电机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电源的切换工作;在长清水司突发故障导致停水演练中,值班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调整相关闸门,立即启动清水池备用电源,有效地保证了正常供水能力;在供水管线闸门发生严重漏水演练中,公司抢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完成抢修任务,检验了抢修人员现场处置能力和抢修器材、设备、物资储备的保障能力;在演练非法人员侵入水厂图谋投毒制造恐怖事件时,人防、物防、技防和护卫犬同时发挥作用,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并带离现场,检验了值班人员的随机处置能力和物防、技防设施的防范能力。
为了那不足0.01%不懈努力!
为保全运,济南水业集团公司耗巨资,对包括生产工艺、技术检测、管网改造、预警应急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大量提质改造。
一是广泛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制定了《突发性水源污染应急处理预案》增强了偶然事件、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处理能力。二是建立的三级检测体系,负责沉淀水、滤后水、出厂水、管网水等诸检测,并定期对外公布水质,层层把好水质关,水质始终优于“国标”规定。目前,济南市各个水厂的出厂水浑浊度均控制在0.3NTU以下,设置鱼类水生物预警系统,基本达到106项水质指标的要求。全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9%。
按照目前水质检测数据,济南市自来水各项指标综合合格率在99.9%以上,但供水员工仍在为了保全运,为了那0.01%不懈努力!"。
全民全运,济南城市供水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