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全面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伟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河南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开创新时代治水兴水新局面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为主线,扎实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水资源刚性约束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在抓好《黄河保护法》《长江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同时,加快完善省内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专项立法,修订了《河南省节约用水条例》《河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颁布了《河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河南省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河南省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例》立法,不断夯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法治基础。
将水资源管控指标作为刚性约束
水资源刚性约束责任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各省辖市各省直有关部门水资源刚性约束职责清单,纳入省委督查台账。构建了以省辖市政府为落实主体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包括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地下水取水量和地下水水位管控、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河流水量分配指标、生态流量管控指标等主要约束指标。强化各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责任。将水资源管控指标作为刚性约束,纳入河长制综合工作省级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高等院校已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水资源刚性约束监测监管更加有力。一是严格规划水资源论证审查和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加强节水评价和计划用水工作,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全省7万多个取用水户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高等院校已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二是完善水资源监测计量体系,在已开展的规模以上取水口取水在线计量体系建设、确定的24条跨省辖市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54个生态流量控制断面保障目标等基础上,编制了河南省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2025-2027年实施方案,加强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做好地下水监测站运行维护和站网优化,为水资源监管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三是组织开展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持续向好。今年,省水利厅、省人民检察院和河南黄河河务局联合开展为期一年(2025年5月至2026年4月)的河南省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调机制作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全省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连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期间(2021-2024年)河南省年均用水总量218.47亿立方米,用水效率逐步提升。2024年,河南省用水总量214.18亿立方米,满足国家确定的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当年价)分别为33.7立方米、11.1立方米,按不变价计算,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23.8%、4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9,全省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连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