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经济宣传处处长宗霞主持发布会(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经济宣传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云南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云南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安排,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水利厅的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投融资改革、项目建设管理等有关情况,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江鸿杰先生;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清培先生;
云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浦承松先生;
云南省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处长范宏忠先生;
云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负责人唐阳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
首先,有请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江鸿杰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江鸿杰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江鸿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云南省水利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云南水利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省水利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省两会有关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兴水润滇”“3815”战略发展目标,细化措施、精准发力、抓紧抓早,全力以赴抓项目、筹资金、稳规模,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十四五”圆满收官作出了水利贡献。下面,我将从以下5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水利投资实现稳定增长
我们始终牢记省委、省政府“毫不动摇抓项目”的要求,紧扣政策导向与发展机遇,全力谋项目、抓落地、促实效。我省50件项目列入全国《水利领域“两重”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其中,4件纳入国家“两重”标志性水利项目清单;7258公里河长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862件项目纳入2024-2030年水利重点领域项目实施方案,这些项目储备为保持全省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扩大有效投资筑牢项目根基。1-5月全省水利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6%,吸纳就业人口约3.8万人,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作出了水利贡献。
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我们始终坚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工作导向,坚持“系统谋划、科学布局、整装推进”,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力推进云南水网建设,加快构建“全省一张网”供水格局。
一是在建工程加速实施。云南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滇中引水工程抢抓工期加速推进,黑滩河、桃源2座大型水库和耿马、弥泸、石屏、保山坝、腾冲、潞江坝、大勐统河等7件大型灌区加快建设,中小型水库、城乡供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中型灌区、水生态治理保护等中小型工程同步推进。
二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滇中引水二期骨干工程、南瓜坪水库、清水河水利枢纽、小石门水库可研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评估待批复,黄草坝水库可研报告水利部审查意见已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景腊灌区可研报告省发展改革委已审查并计划年内全面开工建设,瑞丽江灌区可研报告已批复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三、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民生水利”的初心和使命,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两个“三年行动”项目建设,持续补强农村供水短板,确保供水工程建得好、管得住、长受益。
一是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有效提升了327.4万依靠水窖供水人口、水窖辅助供水人口和中度干旱条件下因旱应急送水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尤其在2023年我省遭遇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情形下,得益于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的强有力支撑,以及联动实施的“地下找水、天上要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五大行动,我们牢牢守住了“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确保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安全”的底线目标。
二是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加快推进。2025年底前计划完成投资145亿元,新增覆盖人口447万人。目前,涉及的103个县已全部开工建设,“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五同”城乡供水新格局正加速构建。
目前,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较2020年的66.2%提高了23.8个百分点;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46%,较2020年的19.7%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四、项目管理全面强化
我们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前期工作,夯实质量基础。出台《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工程技术审查机制》,建立“责任落实、调度协调、审查审批”三项机制,压实主管部门、审查单位和项目法人责任,将责任链条贯穿于前期工作的各个环节、岗位和人员,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严控建设过程,提升管理效能。实施清单化、动态化管控,建立项目台账,对滞后项目采取约谈等措施。通过“四不两直”检查、专家指导、专项提升行动等方式,构建“以单元工程保分部工程、以分部工程保单位工程”的层级质量控制体系。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25件次,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00余项,全省水利工程质量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实现“零发生”。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厅关于严禁转包违法分包出借借用资质的通知》等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水利建设秩序。严格评标专家准入,402名申报者中仅190人获资格(通过率47.3%)。建立“黑名单”制度,查处围标串标案件5起,市场秩序持续净化。
四是创新运行管理,推广“云南经验”。2581座小型水库实现专业化管护,探索“水库+灌区”“水库保姆”等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管理经验。松华坝等4座水库试点建设成效显著,为全国提供示范。
五是推动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水利。建成全省智慧水利平台,实现实时预警。统筹推进水库、调水工程、灌区、城乡供水等工程数字孪生建设,推进2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个大型灌区数字孪生试点,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五、水利投融资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们坚持改革破题、创新引路,多项改革工作有“料”更有“效”,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在713个已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六项机制”植入,涉及灌溉面积达590万亩,实现终端水费收入5.1亿元;重点实施“百县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8.67亿元,在123个县(市、区)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2万亩,节水增效成效显著;楚雄州元谋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入选《金砖国家PPP推动可持续发展技术报告》和亚洲开发银行经典案例。
二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连续五年印发《云南省水利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组织16个州(市)召开招商推介会20余场次,推动省水投公司与央企战略合作,累计签约水利项目79件,吸引社会资本293.3亿元。近期,我们计划召开全省水利“政银企”座谈会与招商引资合作对接会,邀请100余家企业和20多家金融机构参会,推介194个项目,深化政企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运作。
三是金融创新盘活水利资产。出台《云南省“取水权”质押融资业务指南(暂行)》《“节水贷”融资服务指南》,全力盘活水利资产。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地“取水贷”98单、授信19.98亿元,落地“节水贷”15单、授信1179万元,特别是今年2月20日,最大单笔“取水贷”4.3亿元落地昭通市岔河水库,融资资金将专项用于水库建设,为水利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四是水权改革稳步推进。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水权交易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水权交易1942单,交易单数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全省首例最大跨州(市)用水权交易在昆明、曲靖之间开展,交易水量2500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25万元,已于5月25日完成交易,为昆明市抗旱保供水提供了关键支撑。
各位媒体朋友!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把“发展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发展最好的地方就是脚下、发展最好的环境就是自己”的理念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牢牢扛起“水利兴则云南兴”的责任担当,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云南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谢谢!
宗霞:
谢谢江鸿杰先生。
五个方面的工作实效,全力推进全省重点水利建设,为经济持续向好和“十四五”收官作出了水利贡献。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新华社记者:
今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请问云南省“十五五”期间将从哪些方面来谋划推进重大水利项目?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云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浦承松先生作介绍。
云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浦承松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浦承松: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25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19日至20日第三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深入丽江、昆明等地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把舵定向、擘画蓝图,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又赋予了重大使命;既明确了实践路径,又教授了科学方法,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指导云南一切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水利厅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谋划推动好“十五五”重大水利项目。
一是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坚持强骨干与扩末梢相结合,确保滇中引水工程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加快形成云南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桃源、黑滩河等大型水库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全面推进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建设,重点实施水源保障、管网延伸、智慧水厂等工程,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推动实现“水网电网化”运营。
二是打造“新时代元阳梯田”,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充分借鉴和传承元阳梯田“山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五素同构格局,努力打造“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车能运、渠相通、路相连”的新时代元阳梯田,在确保“十四五”规划内的景腊、保山坝等9件大型灌区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十五五”期间,有序推进新元、宣威等一批大中型灌区建设,显著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的稳产保供能力。
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切实增强上游意识,坚决扛牢上游责任担当,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把珠江源、红河源等大江大河源头治理以及重点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治理作为水生态治理的重点,助力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持续开展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祖国西南生态安全贡献云南力量。
四是以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全力守护河湖安澜。按照系统治理要求,全面推进金沙江、怒江、红河等重要水系主要支流治理;推进昆明、曲靖、玉溪等重点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开工建设昆明西北分洪工程等重点防洪工程,加快构建昆明市“高蓄、上截、中疏、下泄、低排”的城市防洪体系;按期开展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的安全鉴定,及时补齐病险工程短板;进一步完善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
五是以创新建管体制机制为重点,提升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打造农业水价改革“教科书”、水电站综合利用样板区、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先行区,推进小型水库“水库保姆”管护,推广“节水贷”“取水贷”全面落地,保障工程建设有效稳步推进,保障水网安全可靠、长效稳定运行。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利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融合发展。
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具体介绍一下今年将重点推进哪些水利项目建设?在推进项目实施方面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云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负责人唐阳先生给大家作介绍。
云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负责人唐阳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负责人 唐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省水利厅将重点围绕防洪减灾、灌区建设、水源保障等方面推进项目建设:
在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全力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今年,省水利厅已争取中央资金18亿元专项用于防洪减灾工程建设。
一是重点实施嵩明上游、永善蒿枝坝2件中型水库以及晋宁东冲、安宁甸中等279件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全面消除病险水库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重点实施大盈江、昭鲁大河等30件河道治理项目,计划完成防洪治理河长332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保护沿河两岸42.9万人、30.7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
在大型灌区工程建设方面。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推进大型灌区工程建设。今年,全省已开工潞江坝、大勐统河2件大型灌区工程,年内还将开工建设景腊、瑞丽江2件大型灌区工程。上述4件大型灌区建成后,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99万亩,大幅提升农业用水保障水平,为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强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在重大水源工程建设方面。我们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科学实施一批重点水源工程,着力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今年,省水利厅将积极推进滇中引水二期骨干工程、南瓜坪大型水库、清水河水利枢纽、中石坝水库扩建、罗申河水库、芒蚌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我们还将统筹推进小石门水库、黄草坝水库、暮底河水库扩建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当前,我们已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实施,一是建立周调度机制。对年内计划开工的项目实行“一周一调度、一项目一清单”的精细化管理。二是全面压实包保责任。全面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前期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要素保障。持续深化与要素保障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四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指导各地提前做好项目法人组建、招标投标等开工准备工作,做到条件成熟一件及时开工建设一件。
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日报记者:
请问省水利厅在建设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谢谢。
宗霞:
我们有请云南省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处长范宏忠先生给大家作介绍。
云南省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处长范宏忠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水利厅建设运行管理处处长 范宏忠: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面对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任务,我们主要是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四制”,也就是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基本制度来开展工程建设管理。下面我分别作以下介绍:
在项目法人制方面:我们认真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指导意见》,结合云南实际印发《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切实做好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履职前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项目法人的培训教育,切实提升项目法人的履职能力。针对我省水利工程项目多,特别是县级项目法人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我们鼓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组建常设专职机构,统一组建项目法人履行职责,集中承担辖区内政府出资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较好效果。
在招标投标制方面:我们先后出台了《云南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云南省水利厅关于严禁工程建设项目转包违法分包出借借用资质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厅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从制度层面规范招投标行为。我们每年都会在全行业开展招投标管理知识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违法分包、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公平竞争的水利建设市场秩序。
在工程建设监理制方面:我们印发了《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指导手册》,以建立健全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履行监理职责、规范开展平行检测工作、加强施工文件审查等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压实监理单位质量责任。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组织对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现场监理机构组建、监理人员配备及持证情况、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平行检测能力和监理职责履行情况等进行复核,确保监理单位履职尽责。
在合同管理制方面:我们要求全面完整的采用水利部颁发的合同文件示范文本。在项目法人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前,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权限对项目法人和主体工程中标单位的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诚信约谈,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对合同进行备案。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合同监督检查,加强合同履约监管。在资金管理方面,印发《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工程价款计量与支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工程建设价款计量与支付行为,从源头上加强了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
通过认真严格施行以上四项基本制度,保障了全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有序推进。同时,我们通过邀请国家顶级院士专家咨询指导、邀请水利部专家技术帮扶,坚持“部省协同”合力攻关,认真实施质量管理行为标准化,全面强化质量终身责任,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我省已有3件水利工程获“鲁班奖”、3件水利工程获“大禹奖”,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成为全国首件同时获得“鲁班奖”“大禹奖”“国优金奖”“詹天佑奖”四项国家级奖项的水利工程;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综合整治工程成为全世界堰塞湖综合整治的典范;雾坪水库获吉尼斯世界纪录TM认证为“最高的软基大坝”的水库。
谢谢!
宗霞:
谢谢范宏忠先生。
我们提今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建设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中国建设报记者:
请问,当前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如何?谢谢。
宗霞:
我们有请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清培先生给大家作介绍。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清培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清培: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滇中引水工程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实现“三大定位”的战略性支撑工程,是为滇中城市群规划提供水资源保障的基础性工程,是云南当前投资最大的民生福祉工程,对云南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重大。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是输水主干,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组成。水源工程建设1座装机480兆瓦、平均提水扬程219米的提水泵站;输水工程建设输水干渠664公里,其中隧洞58条612公里。工程总投资825.76亿元,已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
二期工程是输水分支,将滇中引水一期工程引来的金沙江水,输送给工程沿线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6个州(市)36个县(市、区)和滇池、杞麓湖、异龙湖等重点高原湖泊。工程由输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调蓄工程组成,分为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
二期骨干工程,输水工程建设9条干线,全长94.5公里;提水工程建设4座泵站,总装机65.5兆瓦;调蓄工程建设水库4座,总库容4628万立方米。工程估算总投资98.1亿元。
二期配套工程,输水工程建设各级干支线168条,全长1769.1公里;提水工程建设50座泵站,总装机157.4兆瓦;调蓄工程建设水库1座,库容530.2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29.09亿元,已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
整个滇中引水工程的供水任务主要为城镇生活与工业供水,兼顾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工程多年平均引水量34.03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生产生活22.31亿立方米,生态6.72亿立方米,农业灌溉5亿立方米,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1112万。
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等省级部门、沿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各参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四项基本制度,实施“一次死亡法”惩戒除退确保质量安全,加大科技攻坚力度助力破解工程世界性建设难题。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正按照“同步实施、同步建成、同步发挥效益”的原则顺利推进。截至2025年6月底,一期工程水源工程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输水工程累计贯通618.7公里,占总长664公里的93.2%;二期配套工程累计完成隧洞开挖105.2公里,占总长135.1公里的77.8%,管道安装、箱涵浇筑等724.6公里,占总长1337.0公里的54.2%;二期骨干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谢谢!
宗霞:
谢谢李清培先生。
今天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特别感谢5位发布人带给大家权威的发布和专业的介绍。
各位记者朋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基石,发挥着“兴水利、惠民生、促发展”的关键作用,对支撑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的记者朋友持续关注、深入报道我省水利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水利建设成效,共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