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下水保护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通过管控风险、辐射带动
提升能力、建模共赢
围绕突出环境问题和管理短板
从责任体系完善、监管能力提升
科技赋能等多角度出发
推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见效
通过管控风险提升硬实力
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
分区分级合理保护地下水
凝聚“三监”联动合力
对丰台区5处镇级、4处村级
饮用水源地开展补给区划定
严守地下水型饮用水水质安全

加强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
做好土壤、地下水联防联控
梳理出12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
实施地下水污染源渗漏排查工作
开展重点遗留污染区域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和强降水对地下水质影响研究
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辐射带动扩大影响力
探索开展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和自动监测体系建设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化监管模式
助力发展与保护“双赢”
对污水处理行业、危废处置行业等
10家企业开展地下水污染源渗漏排查
对77处重点设施重点场所全覆盖
发现并解决隐患8个
同步做好对企业地下水保护工作的宣传引导
帮扶企业开展源头防控
隐患排查体系建立
监测井建设
政企同频
筑牢地下水保护“双保险”
通过提升能力增强内生力
系统分析永定河生态补水与地下水水质关联
强化协同防治能力
率先布设形成丰台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网
安装74套低扰动地下水原位自动监测设备
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站好水质防守前线

同步搭建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平台
集成监测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
实现污染实时预警、精准溯源及快速决策
推动地下水环境管理
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

通过建模共赢形成发展力
以永定河畔园博园地下水研究中心为基地,建设“地下水动态沙盘模型、地下水管理信息平台演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发展历程、地下水基础知识”立体宣传橱窗。

同时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系列科普活动,让“看不见”的地下水可看见、可感知,让地下水生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先后组织10余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守好丰台作为首都西南生态屏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