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今冬明春水务工程拉开大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401

优先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

12月6日,冰点以下的天儿虽冷,在南护城河东便门桥段的河道里,市委书记郭金龙和市长王安顺,以及水务系统干部职工的清理淤泥工作却干得热火朝天。当天,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相关委办局主要负责人,东城区四套班子成员,水务系统干部职工,部队、志愿者、市民代表等约300余人参加南护城河清淤劳动。这天南护城河清淤劳动的展开标志着今冬明春首都生态文明水务工程建设拉开了大幕。

记者了解到,今冬明春水务工程建设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和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着力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是北京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冬明春水务工程建设将遵循民生优先、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优先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首都形象的水系环境脏臭问题和影响人民群众安全的流域水系防洪排水安全问题。同时,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治理,以流域为单元,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坚持近远期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厂网结合,污水与污泥同步治理,治理一段、见效一段。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冬明春本市将重点开展中小河道治理、三年治污、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农业高效节水、农村安全饮水改造、雨洪利用等六大类工程建设,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

六大类水务工程 解决水环境问题

关键词:清淤疏浚

建设目标:明年汛前完成26条暗涵清淤

工程内容:中小河道及下凹式立交桥积水点治理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落实“治河先治污”的理念,按照“先河外后河内、先支流后干流、先治污后生态”的治理思路,持续推进中小河道治理。全面完成第二阶段50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的清淤疏浚工作;启动第三、第四阶段68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工作。

计划2015年汛前完成全部26条暗涵清淤工作。开展100公里乡村排水沟渠清淤整治。加快城区84座下凹式立交桥积水点治理,加快百子湾、大望路、马家堡3座泵站改造,力争年底前完成。提早谋划剩余38座下凹式立交桥积水点治理的前期工作。2015年汛前完成第三批25处改造任务,同期完成其余13座泵站改造前期手续。

关键词:治污

建设目标:19座再生水厂完成规划选址

工程内容:推进三年治污行动方案落实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全力推进三年治污行动方案,着力破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拆迁难、融资难问题。三年行动方案计划新建和改建62座再生水厂。

目前,制约本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地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三年治污行动方案计划还将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290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线484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改造污水管线672公里(占52%),新建再生水管线255公里(占53%)。

三年治污行动方案计划新建13座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房山、槐房、高碑店项目完成立项,其余10座完成规划选址。

关键词:小流域

建设目标: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工程内容: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

以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五同步治理,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完成2014年32条40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启动2015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38条、40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抓好门头沟、怀柔、延庆等区县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机制的试点工作,对已建成的每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定期巡查评估。

关键词:农业节水

建设目标:建“一区一镇多园”农业节水试点

工程内容: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试点

本市将开展“一区一镇多园”农业节水试点建设。“一区”是顺义农业节水区;“一镇”是漷县镇农业节水镇;“多园”指区县选取的若干特色农业产业节水园。“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落实“细定地、严管井、上设施、增农艺、统收费、节有奖”的各项措施,推进田间“双100”管护、管水员改革、农业用水收费、节水奖励等政策的实施;同时,按照统筹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要求,完成昌平等4个区县7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关键词:郊区供水

建设目标:团城湖——第九水厂二期工程

工程内容:推进郊区安全饮水提质改造工程建设

本市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近10年,围绕水源工程建设、供水厂建设、管网工程建设、用水收费机制建设、安全运行保障措施建设等方面,本市将做好农民安全饮水现状运行的评估工作,为下一步提质改造奠定基础。

完成南干渠工程、东干渠工程、密云调蓄工程建设,具备向第十水厂供水和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及密怀顺水源地输水能力,启动团城湖——第九水厂二期工程、通州支线、机场干线等工程,提升接纳南水北调来水能力,改善郊区水源条件。

关键词:雨洪利用

建设目标:明年汛前具备调蓄700万方雨洪能力

工程内容:统筹做好雨洪利用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落实把“地下水管起来、雨洪水蓄起来、再生水用起来”的要求,加快实施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明年汛前具备调蓄700万方雨洪能力。

在通州等13个郊区县农村地区采用设施大棚集雨模式、坑塘集雨模式、河道集雨模式和村庄集雨模式,建设雨洪利用工程100处,蓄水能力60万方;结合平原造林工程,大力推进下洼式绿地建设,加快昌平、顺义、朝阳“三区交界”23.5平方公里清河口雨洪湿地公园、18.8平方公里北运河延芳淀湿地建设,实施1960座塘坝、坑塘、鱼池安全隐患排查并排除隐患,进一步增加雨洪集蓄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