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之际,天台大地上的河道“主动脉”、“毛细血管”,呈现一片热闹景象。该县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积极行动起来,发起了新一轮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保障机制先行,让整治形成“拳头”效应
近日,记者在位于福溪街道水南村的长胡坑看到,坑内水质污浊,絮状物在水下飘浮。在此附近租住多年的李永明说:“上面领导来检查过好几次了,挖掘机也已经到这里来过了,听说马上就要治理了。”
县里建立了领导责任机制,明确了全县33条主河流的河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担任河长。
该县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整套政策文件,加大各级政府性配套资金筹措和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县财政除设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资金外,还充分整合各类资金,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跟到哪里”。
在县发改局,记者了解到,该县向世界银行争取到45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将世行项目整合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项目中,进行“一盘棋”统筹,并选取水源地上游村、人口集中和污染较重村、美丽乡村和农房改造村共165个村作为示范村予以实施。
今年,该县计划完成200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到2016年底,预计完成538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每个村的农户接入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