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年以来,全国20余省份已陆续召开省一级人大政协“两会”,纷纷亮出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的发展目标。淡化GDP指标、严控地方债、压缩“三公”、重视环保……一系列地方版改革路径引人关注。此外,“无烟两会”、PAD议政,今年的地方两会新风中,有赞许声也有争议声。
地方版改革目标纷出炉 淡化GDP指标严控地方债
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第一年,年初密集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上,地方版的改革方案和目标纷纷出炉。在中央层面提出“不以GDP论英雄”的背景下,多省份下调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以促经济转型换挡。
河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明确写入“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还将2014年的GDP预期增速从上年的9%下调至8%。省长张庆伟在报告中指出“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
除了河北,在已经召开两会的省份中,包括北京、甘肃、宁夏、福建、陕西、贵州、内蒙古、河南等在内,众多省区市均在下调GDP增长目标。分析称,主动减速来换取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示出中国地方政府告别“GDP崇拜”的决心,也是各地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多地主动减速之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由去年的8%调高到8.5%,这也是广东连续两年下调增速后首次调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