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蓝,阳光下,“八大连池”波光熠熠,高低起伏的松涛在风中涌动,十数个城郊森林公园首尾相接,站在太原市郊的西山上,任谁也无法想到这里曾经的样子。
“改造之前,太原市60%的污染都在西山地区。”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庞虹告诉记者。
多年的煤炭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塌陷和水土流失,为山西带来了上万亿元的资源环境损耗。统计显示,采1吨煤要损失地下水2.48吨,造成生态经济损失115元,目前山西采空区面积多达2万多平方公里,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
如今,以煤补绿,建设美丽山西成为了全省上下的一致共识。山西省大规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机制,在黑色煤炭对绿色生态的大力反哺下,山西省多地的绿水青山重现。
企业赚钱、而生态危害由政府和居民埋单的状况必须改变。2007年,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在山西省正式启动,目的就是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弥补煤炭开采给山西造成的历史欠账。根据使用分配方案,此项基金的50%将用于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包括治理煤炭开采所造成的水系破坏、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及土地破坏和沉陷引起的地质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