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2014年经济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将进一步从理念落地为制度设计和产业发展。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合力推动下,生态文明必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投资主线。
理解生态文明,应从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入手。两个维度是市场和政府,三个层面则是理念、制度和产业。在理念和制度层面,政府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更大,产业层面则由市场来主导。在理念层面,如果说工业文明的核心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生态文明的核心则是尊重和顺应自然。树立“道法自然”的理念,对自然有所敬畏,是设计一切生态文明制度,发展一切生态文明产业的前提。
以此为理念回归到制度层面,生态文明制度应包含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等诸多方面,这是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的抓手,是发展生态文明产业的保证,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也是三个层面中政府施展拳脚空间最大的一个层面。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体包括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这一层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哪些内容将成为2014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有哪些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被镶嵌在政绩考核“指挥棒”上。目前看来,逐步淡化对GDP的考核,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配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将成为这一制度安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