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鄱阳湖瘦到十年同期最小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193

  在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水域,丰水期水天一色的湖面,现在已经成了茫茫“草原”。

  11月2日8时的监测数据显示,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8.13米,远低于13.29米的历史同期水平,水体面积也缩小为313平方公里。与丰水期相比,鄱阳湖湖面不仅“矮”了一大截,还“瘦”了一大圈。据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鄱阳湖水位还将呈下降趋势。

  缘何干旱? 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

  鄱阳湖的水位主要由“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入湖的水量和鄱阳湖湖口长江水位决定。

  “十一”假期以来,江西省没有明显降雨。“五河”中的赣江、抚河、信江均出现了历史最低水位,与“五河”紧密相连的鄱阳湖水位也急剧消退。水文专家称:“短期内鄱阳湖水位如此起伏,主要原因还是气候。”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吴和平表示,与同期水位相比,今年降了3米多。鄱阳湖中心地带在往年的时候,都是一望无际的水面。而今年已经露出滩涂来了,草有一米多高。

  实际上,季节性的草原景观是鄱阳湖的自然特点,是由鄱阳湖湖盆形态和水文特征共同决定的。按说,12月至次年2月为鄱阳湖枯水期,但今年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跟往年相比,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

  流域水利工程、工农业用水和非法采砂等也对鄱阳湖干旱造成了一定影响。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戴年华说:“鄱阳湖干旱加剧,自然因素是一方面,人为因素也是重要方面。1998年以来鄱阳湖入江水道无序采砂把鄱阳湖出口挖深,形成湖盆的巨大缺口,致使一旦湖口水位进入枯水期,拉空效应明显,造成鄱阳湖低枯水期提前与拉长。另外,流域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也让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