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星消息(信息员 胡祥) 镇江市从2003年启动区域供水工程以来,截至去年底,先后有15余万户从中受益,50余万人享受区域供水优质水,区域供水普及率达98.67%,镇江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区域已覆盖一城四区(不含江心、高桥)和句容市下蜀镇约1083平方公里的范围。
润州区韦岗街道是镇江市区最后一个未通自来水的街道,多年来当地居民只能饮用井水、塘水、船山矿和韦岗铁矿的生活用水,村民戏称为“矿泉水”。喝上市区优质水,一直是韦岗人多年的梦想。为实现向韦岗片区供水,镇江市自来水公司沿长香路、老镇句路从高资供水增压站,铺设管道近9公里,建设韦岗增压站,工程总投资1700万元。除夕时,韦岗村全村已有90户用上了自来水,该区域终于用上了放心水。这只是区域供水工程的一个缩影。
记者获悉,镇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抓,连续多年将区域供水列入为民办实事事项。2003年以来,镇江市依据《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和《镇江市区域供水规划》,镇江市自来水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进区域供水,小龙头事关大民生,从2004年丹徒新区率先与主城区并网供水开始,镇江市自来水公司克服资金筹措难、施工任务重等诸多困难,筹措资金8.5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自筹和国债等途径),全力推进区域供水东进、南拓、西延,先后实施了镇江新区(大港)东部供水工程、丹徒区南部乡镇区域供水工程、西部片区供水工程和区域供水配套工程等项目,新建供水增压站6座,铺设直径50毫米以上供水管道672.64公里。区域供水所到区域,农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无不切身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体现了区域供水覆盖乡镇、惠及农村、服务农民,体现出镇江市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仅2011年,镇江市自来水公司即投资5245万元,铺设管道长度约110.37公里。先后完成辛丰镇十个行政村,约1万居民用户的户表安装工作。谷阳镇四个行政村约3000户改造已结束;高资镇(除水台村、石马村及部分自然村除外)改造和发展工作正在进行扫尾;韦岗和丹徒长山片区工程正在推进中。此外,还组织实施了荣炳曲阳、宝堰南菜园等13条老管道的改造工作,以降低漏损。
在推进区域供水工程中,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镇江市自来水公司接收了16个乡镇小水厂,成立了多家供水公司,采用资产收购、资产划拨等多种方式,收回原乡镇水厂业已改制的产权,全面接管乡镇水厂,使城乡供水服务也实现了一体化,建立了城乡联网的抄收管理、营收服务系统以及目标考核管理体系。
小小一滴水,关乎大民生。据镇江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域供水实现了农村与城市供水同网同质。2007年12月,金西、金山水厂出厂水经国家供水监测网北京监测站全项检测,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08年4月,管网水经过国家城市供水监测网南京监测站检测,106项指标全部达标,表明管网水质也全部达标。比国家规定的2012年执行新国标的时间有所提前。区域供水所覆盖的农村居民,饮用的也是这样的优质水。并网供水后,广大农村地区水质达标,水压稳定。从社会效益看,因为区域供水的实施,50余万人饮用上了合格的自来水,这是镇江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好事,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这也是我们希望收到的效果。虽然8.5个亿的投入不算少,但如果一位农村居民因为长期饮用不合格的水而影响身体健康,那这几个亿的投入还是很值得花的,这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具体体现。
今年,镇江市区域供水将收好官。镇江市自来水公司将投资1950万元,继续做好韦岗街道、高资镇部分地区供水施工扫尾工作,荣炳高庄地区无水用户发展工作,实现区域供水管网全覆盖。全面完成金山水厂扩建工程,投入1.2亿元完成金山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今年还将启动大港水厂建设,该工程概算总投资6.5亿元,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镇江供水能力,形成以金西、金山水厂和大港水厂的“东西对峙供水”的安全供水格局,提高区域供水能力,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