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冀政字〔2025〕11号),由赵勇所长牵头完成的《华北地下水压采修复与综合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完 成 人:赵勇,陆垂裕,张晓辉,张增勤,刘淼,何鑫,闵雷雷,潘增辉,田晓华,严聆嘉
完成单位:河北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河北省遥感中心),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十年攻关破解地下水超采治理难题
华北平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项目围绕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修复机理、系统治理和智慧管控等重大科技需求,历时10余年协同攻关和实践支撑服务,取得三方面创新突破。
揭示变化机理,奠定治理科学基础
项目团队首次发现深厚包气带土壤水分运动非饱和压力传导的“波粒二象性”特征,揭示了大埋深地下水入渗补给机理与衰减规律;首次创建承压含水层非线性压缩释水InSAR反演与数值模型技术,揭示了大规模地面沉降影响下承压含水层释水能力衰减与不可恢复储量损失;首次提出华北平原生态健康地下水评价方法与水量-水位协同修复目标阈值,奠定了超采治理的科学基础。

攻克关键技术,系统破解治理难题
围绕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关键技术难题,项目团队创建了微咸水规模化利用技术、关键设备和推广模式,攻克了平原地下水库规划建设、调蓄利用技术方法和参数体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强人类活动影响的地下水模拟与调控模型,被水利部遴选为全国通用软件平台,系统破解了超采治理难题。

创新智慧平台,打造管控新模式
项目团队研发了百万机井“身份识别”“水电联计”“井电联控”全生命期智慧管控技术和全国首个省级地下水智慧管控平台,创建了基于三维水文地质模型的标准数据库,支撑创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超采治理模式和示范样板。

成果转化见实效,支撑治理全局行动
成果生发于并全面应用于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实践,11项成果建议获国家和京津冀地区采纳应用,直接推动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政策措施优化完善,全面支撑2014年以来河北省几乎所有超采治理规划方案制定以及10个地市、128个区县治理行动,系统应用于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京津冀水安全保障和南水北调东中线规划管理等工作,促进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回升2.6m、深层回升7.1m,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助力河北遴选为中国生态修复和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成为世界首个大规模超采区治理修复的成功实践。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科技担当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维与系统观念,努力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实践,努力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