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技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王家卓:排水界神一般存在的东京,会建设“海绵城市”吗?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7  来源:给水排水  浏览次数:8392

王家卓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01

背景

2021年7月17日至22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降雨。郑州市在此次降雨中,最大1小时降雨达到201.9mm,超出了曾给河南省酿成巨灾的“75.8”降雨(1975年8月),据说也刷新了中国城市雨量站中单小时降雨记录。郑州此次最大24小时降雨达到672mm,超出了郑州多年平均降雨量。


 

郑州“7.20”特大暴雨导致了郑州马路上行洪,城市大面积积水,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全国各地救助力量正在和河南人民一道,致力于救灾和灾后恢复。关于这场特大暴雨,很多方面的讨论和争论还在继续。


 

尤其是海绵城市建设,是最近媒体关注的热点,起因是有网友在网上发现郑州市2018年曾经公示说到2020年要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虽然只是一个规划公示,但是大部分人不会、不想、也没有渠道去了解这534.8亿到底真的投下去没有,如果是投了,到底是花在什么地方。不少人批评说,花了这么多钱(大家并不关心是不是真花了这么多),这次还是严重内涝,可见海绵城市是没有用的。一些完全不是学和水相关专业的人有这个疑问,还比较好理解。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和水相关专业的人,振振有词的说,下那么大的雨,多少“海绵”也都吸满达到饱和了,说的好像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明白的道理,一直研究海绵城市的专业人员原来都没想到,颇有想要一语即将惊醒梦中人的意思。由于已经“充分”论证,海绵城市只能是吸水,而且是只能吸收小雨,所以海绵城市对解决城市内涝没有用。无论你尝试去和他们如何解释,海绵城市不等于“海绵”,中国的海绵城市不仅包括源头雨水控制,还包括管网,泵站,调蓄池等其他措施,按照标准建设的海绵城市,对于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是有用的,但是大家并不愿意听。叫醒一个睡得太死的人很难,更难的是去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当然,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关于城市排水防涝方面,有几个神话口口相传,其中一个是东京。由于东京有首都圈外郭放水路这种大工程的存在,而且《唐人街探案3》在这里边拍摄,不少人认为,东京的地下管网都如同网络上流行的那个地下“排水神殿”一般,因而不自觉的将东京排水设施视为我们的偶像和奋斗的目标。


 

那么,作为排水界的“网红”和“神话”,东京年降雨那么大,排水能力这么强,他们是怎么实现的呢?他们有没有可能也在建设“海绵城市”呢?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尝试着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东京都下水道局、东京都建设局、东京都都市发展局的官网上公开的数据,做一次简单的分析和对比。


 

02

东京都基本情况

东京都包括区部(23区)、多摩地域和东京都岛屿部,总面积2194平方公里,人口约1340万人。东京23区为东京都的核心区,面积6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580平方公里,人口约940万。


 

东京都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1529mm;平均降水日数(≥ 0.5 mm)114天。东京都23区内不同重现期下降雨量如表1:

表1 东京都23区内不同重现期下降雨量


 


 

03

东京排水防涝体系与做法

(1)东京都内涝防治的技术体系

东京都在昭和61年(1986年)提出了东京都内涝防治综合对策,这个综合治水对策中明确了东京都内涝防治的工程体系包括三段:分别为流域对策,以及排水管网,地下河和调蓄池。东京都计划的长期目标为能够应对75mm/h降雨(约20年一遇),终极目标是应对100mm/h降雨(略高于100年一遇)。其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排水管网要做到50mm/h(重现期介于3-4年之间),流域对策未来逐步增加最终要应对10mm/h的降雨,而剩余的部分约40mm/h的降雨则由地下河川和调蓄池来解决。
 



 

 

图1 1986年东京都综合治水技术体系图



 

图2 东京都综合治水概念图
 


 

2007年,东京都编制了《东京都暴雨应对基本对策》,提出了要在30年后实现75mm/h的应对目标,即计划在2037年后达到2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水平。具体的应对策略还是包括流域对策、排水管网、调蓄设施等。超出这些设施应对能力的暴雨,就要启动应急避难了。


 


 

图3 2007年东京都大雨对策基本方针中提出的内涝治理技术体系


 

2014年东京都修订了《东京都暴雨应对基本对策》,在修订版中,东京都再次提出,预计30年后达到可以应对75mm/h暴雨(约20年一遇),这意味着要在2044年以后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比2007年预计的时间又推后了7年。


 

(2)东京都的流域对策

东京都的流域对策称之为雨水流出抑制,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控制雨水径流,防治其过快汇集的措施。这种雨水流出抑制类似于美国的低影响开发,也类似于中国正在推进的用于源头雨水减量的工程措施,包括透水铺砖、绿色屋顶、蓄水模块、渗井、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
 


 


 

图4 东京都雨水流出抑制设施类型



 

图5 东京都雨水流出抑制设施示意图
 



 

图6 东京都2009年发布的雨水调蓄和渗透设施技术指南
 



 

图7 东京都发布的雨水流出抑制中的调蓄设施
 



 

图8 东京都发布的雨水流出抑制中的渗透设施
 


 

值得说明的是,东京都对雨水源头流出抑制十分重视。在神田川等流域,每公顷的开发建设用地必须采取措施控制600m³的雨水,也就是要控制(调蓄或者渗透)60mm的径流深。其他一些流域大部分是按照500m³/ha的标准进行管控。如果要防止雨水入渗,则必须向东京都都市发展局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从2007年起,东京开始实施雨水源头控制项目补贴。目前,对于港区,品川区,目黑区,大田区,世田谷区,杉并区,北区,板桥区和练马区的9个区范围内个人住房面积超过500平米的开发建设行为,居民还可以申请雨水渗透设施安装费用的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为40万日元(约合2.5万人民币)。


 


 

图9 东京都都市发展局关于雨水流出抑制项目补贴的页面


 

(3)东京都的排水管网

东京都也十分重视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虽然东京都目前82%的面积为合流制管网,但东京都也在持续推进城市排水管网达到50mm/h的应对能力。最新评估数据表明,东京都23区范围内约有70%的管网达到50mm/h的标准。
 


 

(4)雨水调节池

为了提高协调部分管网达到50mm/h的排水标准,东京都还建设了一些雨水调节池,这些雨水调节池基本都是和排水管网相连的。截止2018年末,东京都建成了15处雨水调节池,总调节能力达到11.56万立方米。针对部分地区雨水调节池建设受限,或者部分雨水调节需求量大的,东京市还建设了18处管状调节池,调节能力合计48.37万立方米。
 


 


 

图10 东京都雨水调节池建设信息表

 

其中,雨水调节池一般为地下调蓄结构,比如上表中左边第10个项目,南砂调节池,长62m,宽46m,高9m,总调蓄能力2.5万方,工程总造价100亿日元(约合6亿人民币),于2006年建成。


 


 

图11 东京都南砂调节池


 

管状调节池一般为大口径雨水管,部分调节管埋深还会比较深。以和田弥生干线为例,其内径达到8.5m,长2.2km,位于地下42-47.6m,总调节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


 



 

图12 和田弥生干线基本情况

 


图13 和田弥生干线纵断面
 



 

图14 和田弥生干线面
 


 

(5)河道整治

 为了能够应对50mm/h降雨的标准,计划对东京都46条河共计324公里进行整治。目前东京都已经完成217.9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比例为67%。


 

 

图15 东京都河川整治图(黑色为完成整治,绿色为未完成整治)


 

(6)河川调蓄

为了应对50mm/h降雨,对于部分地区河道不能拓宽的,东京都还在神田川,目黑川等12条河流上建设了28个河川调蓄池,总调蓄能力达到256万立方米。和上边提到的雨水调节池(和雨水管网相连接)有所不同的是,这种河川调蓄池基本都是和河道相连,以解决河道不能拓宽的问题。
 


 

东京都政府开发了三种类型的和河川相连的调节池:掘进型,地下调蓄池型和地下隧道型。在已经建成的的28个调节池中,包括16种掘进型主要是利用地表已有的公园、运动场等,通过合理竖向设计,发挥临时调蓄功能,属于“兼职”调蓄池,只有河道水位较高的时候,才会进入这些“兼职”调蓄池,等河川水位降低后,再将水排出,从而起到削峰的作用。


 


 

图16 利用公园承担调蓄功能的野川第二调节池(摄影:王家卓)


 

(7)分水路

为了应对50mm/h降雨,东京都建设了一些分水路以解决部分河道不能拓宽的问题。分水路的主要做法在河流中将部分洪水从主河分流,然后在下游汇入主河,或者从某一河道条分流后,下游汇入其他河流之中。这种工程也是为了解决河道排水能力问题。东京都目前已经建成8处分水路。


 


 

图17 江户川桥分水路示意图


 

此外,东京都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分水路还有一个:谷沢川分水路,该分水路为圆管,内径5.5m,长3200m,埋深16-30m。


 


 

图18 谷沢川分水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水路与上边的管状调节池和河川地下调蓄隧道很像,但是他们的功能不同。分水路主要是起到转输的作用,两头都和河川相连,相当于是地下河。而管状调节池(或者河川地下调蓄隧道)的主要作用是为排水管网或者河道削减峰值流量,辅助管网和河道达到对50mm/h的应对能力,这种调蓄管不会两头都和河道相连。


 

(8)其他调蓄池

前边的管网、调节池,河川、河川调蓄池等都是为了应对50mm/h以内的降雨。东京计划要在2044年达到能够应对75mm/h。在这75mm/h的降雨中,有10mm/h要考源头雨水流出抑制措施来实现,50mm/h要考管网、调蓄池、河川等综合实现,剩余的15mm/h的峰值降雨还要靠调蓄设施来应对。
 


 

为了解决这15mm/h的降雨,东京都计划建设调蓄池560万立方米,目前在建的共有7个,总调蓄能力110万立方米。


 


 

图19 东京都在建调蓄池详情


 

(9)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网络上俗称的东京地下排水“神殿”)

除了上边介绍的内容外,东京的排水系统被“神话”,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那个被称之为地下排水“神殿”的照片。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那张十分震撼的照片是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调压槽。整个首都圈外郭放水路1个在地下50-70m深,直径10.6m,长6.3km的地下隧道和5个竖井、1个调压水槽,1个200m³/s的排水泵站组成的深层隧道系统。整个系统容积达到67万m³。其中调压槽是为了减弱由地下隧道流出的水的冲击力,使水顺畅地流入江户川,在地下约22m处建造的长177m、宽78m、高18m的巨大蓄水池。调压槽具有使水泵稳定运行的作用和在发生紧急事态时调节剧烈的水压变化的作用。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从1993年开始建设,2006年完成工程建设,部分工程2002年开始投入使用,整个工程造价约2400亿日元(按照2006年左右的汇率,约合170亿人民币)。建成后,平均每年约使用8次。


 

 



 

图20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整体示意图

 


 

图21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调压槽
 


 

很多人看到上边这个照片,就会感慨东京的下水道修的有多大,标准有多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这个不是下水道,准确的说法是地下河。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官网上,关于外郭放水路的介绍,有一段话,翻译成汉语大概是这个意思: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是为防洪而建的地下河,主要作用是在中川、仓松川、大落古利根川、第18号水路及幸松川等中小规模的河流泛滥时,将一部分溢出的河水引入河道较宽的江户川,以防止河水泛滥。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郭放水路其实是为了解决河道不能拓宽而建设的地下河。从上边介绍东京都23区内部的“放水路”也可以看出,日文中的放水路其实就是河道的一种,或者可以将其简单翻译成分洪隧道。


 

而且,东京都这种尺寸的放水路,就只有这一个,它既不是下水道,也不是调蓄池,准确来说,就是是一个地下河。


 

另外,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外郭,就是位于城市周边的意思。事实上也是如此,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位于埼玉县,其实和东京都23区的排水防涝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很多人都把这个排水系统当成东京都下水道的一部分,因而在此也一并做一下介绍。


 

04

到底什么是

中国的“海绵城市”

在继续分析之前,非常重要的是要分析一下我们说的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不然大家都在说海绵城市,但是语境完全不同,就没有办法交流了。


 

不少人都还在坚持认为,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源头的低影响开发,就是源头雨水控制,也就是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实际上,现在业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或者说官方文件中所说的海绵城市,并不只有源头雨水控制,而是包括雨水源头控制、雨水管网、调蓄设施、河湖水系等城市雨水管理中的各类措施。


 

个人认为,中国的海绵城市,是绿色优先,源头优先,蓝绿灰相结合,以解决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促进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理念。


 

事实上,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很明确的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也用很形象通俗的语言说明了,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解决城市内涝。当然,此处说的解决,不等于是永久告别,是指可以应对一定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毕竟任何措施都是有设计标准的。2015年国办发75号文件中,关于海绵城市建设任务,表述的内容包括: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河湖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国办75号文件中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中,也很清晰的透露出,官方语境下的海绵城市,是包括雨水控制绿色措施,就是大家形象理解中的可以吸水、蓄水、释放水的“海绵”,但是绝不仅仅是这些绿色措施,还包括管网、调蓄池等灰色措施和河湖水系等蓝色空间,可以说也很清晰的表达出了中国的海绵城市是蓝绿灰相结合的综合治水理念。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包括很多人都在思考,甚至质问的问题,海绵城市能不能解决城市内涝?很显然,低影响开发解决不了城市内涝,源头绿色措施解决不了城市内涝,“雨大了再多的海绵也会吸满了水”,这个但凡上过小学的同志们都知道。但是,海绵城市就是要解决城市内涝的,毕竟我们的海绵城市是包括源头、管网、调蓄等综合措施。而且国办文件里也写的很清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大雨不内涝”。


 

当然,为了避免误会,此处还需要解释两个问题。第一,国办文件中说的“大雨”只是形象的说法,不等于天气预报中所说的严格的气象意义上的暴雨(24小时降雨量25.0-49.9mm,或者是12小时降雨量15.0-29.9mm),此处的“大雨”其实是指海绵城市工程体系设计对应的降雨标准。第二,这里所说的解决,不是彻底告别城市看海,不是永不看海,不是千年不涝,而是解决工程体系设计标准内的降雨。


 

05

东京都的内涝防治体系和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相似之处

明确了中国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到底包括什么之后,我们再来比较东京都的内涝防治体系和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就会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技术体系基本一致

经过前文的介绍不难发现,东京都的内涝防治体系包括源头雨水流出抑制、下水道(包括泵站)、城市内河和调蓄削峰,是蓝绿灰相结合的治理思路。中国的海绵城市包括源头控制、雨水管网(包括泵站)、城市河湖水系、调蓄池等。二者的工程技术体系基本一致,而且也都是蓝绿灰相结合的治理思路。
 


 

(2)都是绿色优先的解决思路    

东京都的内涝防治技术体系,是基于绿色优先的解决思路,首先采用大量的渗透设施,促进雨水的下渗,在东京很多新修的马路都是透水沥青,公园里也随处可见碎石铺砖而很少见到混凝土或者大理石铺砖。中国的海绵城市也是绿色优先的雨水综合解决思路。
 


 

(3)都是源头优先的解决思路

在东京都的综合治水策略中,无论是1986年制定的《东京都内涝防治综合对策》,还是2007年编制了《东京都暴雨应对基本对策》和2014年修订的《东京都暴雨应对基本对策》中,都是将流域对策放在优先的位置,也就是将雨水流出抑制作为雨水进入下水道之前必须采取的措施,这个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的源头控制基本一致。
 


 

(4)名称上基本一致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源头措施我们一般称之为源头控制措施,东京都称之为雨水流出抑制措施,从名称的含义上也基本一致。
 


 

(5)都发布了源头设施设计指南

东京都2009年发布的《雨水调蓄和渗透设施技术指南》,用于指导源头雨水调蓄和渗透设施的设计。中国在2014年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也是为了指导源头雨水控制设施的设计。
 


 

(6)都从规划入手落实源头雨水径流管控要求

对于源头雨水径流的管控,东京都和中国都是通过规划阶段将这些要求落实下去的。东京都规定,新开发的公共建筑和达到一定建筑规模的私人住宅都必须落实雨水流出抑制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些,必须向都市发展局申请并获得许可,而且东京都23区中的9个区,还可以向都市发展局申请雨水流出抑制设施安装补贴。中国目前也是要在土地出让、规划建设许可等环节,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的要求。
 


 

(7)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差不多

东京都为了达到较高的内涝治理水平,也在持续推进管网的达标,东京都23区的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为50mm/h,折算成设计重现期约为3-4年一遇(47.6 mm/h -52.4mm/h)。中国在2012年北京“7.21”后就修订了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最新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东京这种人口级别的城市,中心城区雨水管网的设计重现期为3-5年,中心城区重要地区为5-10年。
 


 

06

东京都的内涝防治体系和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不同之处

(1)东京起步更早

从前文可以看出,东京都早在1986年就确定了雨水流出抑制、下水道、河川和调蓄相结合的内涝治理思路,而中国则是在2014年-2015年才提出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并在2021年国办发1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中才提出了“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内涝治理思路。
 


 

早在1986年东京就有了雨水源头管控的思路,并逐步开始实施,之后一直在持续推进,而中国则是2015年才确定了源头雨水管控的要求。


 

从内涝治理方面来看,东京都从1986年确立了思路开始,做到今天已经过去了35年,并且预计今后30年还要持续投入。而中国开始推进排水防涝治理也就8年的时间,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就只有6年的时间。


 

图片

图22 东京都从平成5年到平成24年(1993年到2012年)雨水流出抑制量增长图


 

(2)源头控制指标有所不同

东京都采用的雨水流出抑制指标时,一般按照500-600m³/ha的控制标准,换算成降雨量高度50-60mm的径流,而且东京希望最终源头雨水流出抑制要达到能够应对10mm/h的降雨。而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年径流总量控制则是更多基于水质的控制指标,一般为日降雨量20-30mm,标准的意义有所不同,而且东京的源头控制标准比中国的高。
 


 

(3)东京大量使用各种类型的调蓄,而中国用的并不算多

东京在城市排水防涝中,使用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调蓄池。从功能上说,有用于源头径流管网达标的调蓄池,有用于促进排水管网达到50mm/h应对能力的调蓄池,有用于解决河道不能拓宽用于调蓄河道的调蓄池;从形式上说,有利用地表空间的多功能“兼职”调蓄空间,有浅层的大口径调蓄管,有地下钢筋混凝土的调蓄池,还有深层隧道式调蓄池。而中国目前在城市内涝治理中,除了北京等少数城市外,调蓄池的应用并不普遍。
 


 

06

对我国的启发

经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东京都的排水防涝体系虽然不叫海绵城市,但是他们在理念、工程技术体系构成、名称等多个方面和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几乎是完全一致的,更为重要的是,其实质都是绿色优先,源头优先,蓝绿灰相结合,以解决城市内涝,促进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理念。因此我们可以说,东京也在建设东京版的“海绵城市”。


 

相比日本东京,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才刚刚起步,由于历史上欠账多,短板突出,加之这些年极端天气频发,不少地区造成了严重内涝,部分人对海绵城市产生的一些疑问,这侧面也反映出大家对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期待,也说明了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东京的排水防涝技术体系、标准、做法和进展,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要正确理解海绵城市,准确把握海绵城市内涵。建议业内对海绵城市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进行讨论,形成统一的说法,不然今后园林、给排水、水利和普通民众说的海绵城市永远不是一回事儿,这就会带来很多误会。


 

二是要对我国选择的内涝治理技术路线有信心,不要盲目崇洋媚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是和国家先进雨水管理理念接轨的中国智慧,是综合中国解决城市水问题的系统方法。对比日本这种发达国家的首都,东京也在做这样类似的工作,只不过是名称上有所不同。而且东京的排水系统也要到30年后才能达到20年一遇的水平,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东京都的下水道都可以跑汽车。而且不少“公知”造谣说,国外都不搞海绵城市,或者是海绵城市理念过时了之类的。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都在推进这种以绿色优先,源头优先,蓝绿灰结合的城市雨水解决理念,就连降雨量高达2400mm的新加坡和气温极低的芬兰,都在推进雨水径流的源头管控。中国给排水、园林、水利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应该对我们国家选择的技术路线有信心,我们的民众也应该对我国的专业技术有信心,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下,大家考虑的首要问题肯定是科学、合理、经济的去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问题。而且大家也要相信,国内有这么多人在研究海绵城市,有这么多人才从事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不可能这些人都是傻瓜,网上说的那些那么小儿科的问题,这些专业人员都想不到?事实上,我们也多次和国外同行交流,很多国家的同行,包括美国,英国的同行,他们也很想推行他们国家版本的“海绵城市”,只是发展阶段不一样,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如我们突出,再加上体制不一样,他们难以推动而已。


 

三是要充分认知内涝治理的难度,久久为功。治理城市内涝是今后一段时间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今天的城市内涝问题,很多都是由历史上发展理念、城市建设理念导致的一些问题,更是历史遗留的欠账和短板,要补齐这些基础设施短板,填上过去发展理念“挖下的坑”,不仅需要正确的理念,更需要持久的投入,还需要时间。网上广为流传的长6.3km的东京首都圈外郭放水路造价近170亿人民币。排水条件相对有利,人口不足750万的香港,从1989年以来持续推进洪涝治理,时间持续了32年,目前已经花了近300亿港币,实现了将内涝点从90个降低为5个,目前在建和即将建设的相关工程还有300亿港币。东京的内涝治理是从1986年到现在已经35年了,而且按照目前的计划还需要23年的时间内才能实现20年一遇的目标。个人认为,城市内涝的治理是比城市水环境治理更为系统、实施难度更大、需要时间更长的一项工作。政府机构,专业人员要对城市内涝治理的难度、复杂程度有充分的认识,要明白这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续投入,持续推进。


 

四是要多专业多部门协作,建设蓝绿灰相结合的海绵城市。中国的海绵城市,是以绿色优先,是要像“海绵”一样能吸水,但是绝不仅仅是能吸水,还要和河湖水系,管网泵站、调蓄池等灰色设施有机结合起来。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说,我们并没有海绵工程,只有绿化工程、道路工程、房建工程、市政工程,我们要做的是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绿化工程、道路工程、房建工程、市政工程中,这就需要给排水、园林、水利、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专业人员相互配合,需要自然资源、发改、建设、水利、园林、城管等多部门相互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能够解决问题,受老百姓欢迎的海绵城市。


 

五是要坚定不移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当前的我国城市内涝频频发生,这正说明了我们当前应该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在总结之前我国试点城市经验(也有教训)的基础上,也要在认真学习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从排水分区出发,干一片成一片。这里所谓的成一片,首要的目标并不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标,而应该是城市内涝治理达标。同时,加强规划建设全流程管控,确保所有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都能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东京年降雨量1529mm,还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也比较高,东京都能推进雨水流出抑制,中国所谓的降雨量高、地下水位高不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说法当然也不攻自破了。海绵城市作为治理雨水的“道”,在不同的城市,面临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千万不可犯“教条主义”。


 

六是要正确宣传引导。要加强宣传,让行业和相关专业正确认识海绵城市,理解海绵城市,支持海绵城市。尤其是要用通俗但科学、准确、严谨的语言来解释什么是海绵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建成后有什么效果。官方机构或者官方媒体的宣传,一定要严谨,要有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来帮忙把关,千万不能再被“标题党”所误导,夸大其词,这样最后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时间一定会戳穿这些虚假的宣传和谎言,最终只能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注:文中所有日本相关资料,均来自于日本国土交通省,东京都下水道局,东京都建设局和东京都都市发展局的官方网站,部分内容作者做了翻译。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