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技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供水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6  作者:边海英 刘凤艳 陈莉  浏览次数:752
 供水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

全面建设智慧水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本文根据供水企业目前面临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国家建立智慧水务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就智慧水务的建设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的建设内容,以期达到能进行智慧水务管理的能力,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智慧  水务

 

一、 背景

水务企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面对的是全体用水客户,水质的达标与否直接关系到水务企业自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伴随着物联网、无线宽带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再加上水务系统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的打破,因此,水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越来越多的水务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并可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构建智慧水务。

十二五期间,我处也多方筹措资金,搭建了供水生产调度系统平台,完成了水质信息管理的网络信息化转型、开展了远传水表互联互通应用研究,部分泵房实现了无人值守系统应用,初步建成了民用水表远传集抄系统,使供水的信息化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由于历史上欠账太多,导致信息化程度低,底子薄。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生产运行数据人工监测和记录,及时性较差,极大的影响了水务生产和服务的效率,需要完善已建立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二是地下管网基础资料较薄弱,管网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采用传统方式的手工资料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完善管网资料、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三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水质在线信息系统中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不能实现全程实施监测,不能实时反馈数据信息,影响了生产工艺的调整。

四是作为市政公用设施之一的给排水井盖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及管理手段,井盖损毁、丢失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

五是水表检定站的计量检定和证书的出具均由人工完成,速度慢、效率低,耗时长,严重影响了计量器具的检定效率,为了更好的完成水表检定工作,建议建立一套检定管理系统。

二、 信息化建设目标

1、 指导思想

立足油田发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结合油田和濮阳市发展规划,完善黄河水源系统,提升取水保障性;优化完善配套给排水设施,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合理调配南水北调水和黄河水,满足居民用水需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社区服务油田生产生活的要求,以重民生、促和谐为宗旨,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着力开展生产办公智能化、创新信息化服务方式,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质量。

2、 工作思路

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整合生产自动化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和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加快泵站的无人值守建设,实现可视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一个水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对管网的抢修、水质安全监测等。通过建模,供水企业对管网的压力进行更精确的细化计算,不同的小区将更科学地分配水压,高层建筑水压力不够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方便生产运行,节约人工成本,节能降耗。

三、 建设水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智慧水务

根据给排水生产和智慧水务的发展要求,我们制定了工作思路:整合系统资源,建设水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生产提供实时生产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工艺设计、日常管理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为不同层面的生产运行管理者提供即时、丰富的生产运行信息,为辅助分析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规范管理、节能降耗、减员增效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信息化建设内容如下:

1、完善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

在各管理区完善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运行数据的上传和现场控制,主要内容是对水泵的控制阀门进行改造,在各管理区水厂内安装自控装置,在各生活小区安装水质、水压监测装置,实现生产运行的自动化监控。

基层各厂(站)设一个控制点,各控制点设置一套PLC装置(西门子S7-300),再由PLC与本地计算机通信,并通过GPRS模块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各控制点设置工控机一台,打印机一台,接收PLC的数据,进行对PLC编程、组态、诊断、实现对现场参数的检测与控制,并对基础数据实行打印记录。利用GPRS来实现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

2、建全预警监测综合信息系统

一是完善水务水系统和基地地下水系统的现场在线水质参数监测仪表的配备,配备在线浊度仪、在线余氯分析仪、在线PH计和管网水质监测系统若干,所有的水质监测数据并入到现有的生产数据监测系统。完善人工监测的水质数据录入和查询功能。为每个基层厂场站的化验室配备计算机和网络终端,网络采用局域网和宽带网双网络保证,为数据的及时上传和查询提供实时保证。

水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不仅能够有力的指导给排水生产和调度,而且授予查询权限,每一个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水质情况,增加业务公开的透明度,从而更好的监督生产、服务管理。

二是完善生产维修管理和信息发布平台,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包括GIS系统、SCADA系统、GPS巡线系统、视频监控。全方位管理地下管网信息、泵站信息、计量信息、用户信息、SCADA实时数据、场站视频,以及巡检人员信息等,使得各个业务系统信息与管网信息有机融合,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输配和管理成本,并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优化生产运营流程。

3、建立GIS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和设备,对地下给排水管网进行普查,以及管网属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此作为系统开发的前提;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平台的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GIS);开发管网各部分压力和流量的适时监测功能,实现数据建库;实现事故处理、管网分析、管网规划和编辑等功能。

管网GIS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管网漏失严重的问题,为进一步降低漏失率提供保障,从而降低产销差率,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运行稳定。

4、完善可视化管理网络

构建一个集成可视化指挥调度、视频监控、紧急预案处理为一体的远程调度与业务处理的通讯平台,通过音视频指挥调度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智能管理,通过对综合预案、规则、指令、现场信息的快速初步综合,给出指挥决策建议,提高决策时效和质量。在各生产单位的重要岗位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实现岗位操作的远程控制,实现泵站的无人值守。

5、建成水表远传集抄系统

根据一卡制收费的要求,基地区域的水表需要进行户外计量远传改造,以实现数据统一抄录、集中收费,方便职工生活。2015年对15000块户内计量表进行了出户远传改造,2016年我们还将对基地区域的20000余户户内水表进行水表出户远传计量改造,对远传水表的互联互通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高供水的收费水平,确保一卡制集中缴费系统的正常运行。

6、建设智能井盖监管系统

住建部于2013年4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房产(物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部门,实行井盖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社会资源有效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因此建设智能井盖监管系统,实时监控井盖状态,有利于提高管理部门对井盖的管理能力,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市政智能井盖管理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建立一套将城市井盖管理和事件处置网络化、精细化的市政井盖综合智能管理解决方案,维护设施安全,实现井盖的追溯监管,维护道路安全,同时也提高了责任单位的职能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

7、建设水表检定信息系统

利用网络建立水表检定信息系统,规范计量技术机构业务流程,实现标准器具、检测、证书、收费、人员的科学化管理,将各级计量机构的业务进行组网,由主管单位进行统一监控,为计量机构业务工作的信息集成和综合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四、 结论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先搭建起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再逐步完善其中的内容,使之符合智慧水务的要求。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边海英

职务:干事

职称:工程师

毕业院校:2015年1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

联系电话:13949735891

E-mail:576356009@qq.com

通信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中原油田供水管理处

邮政编码:457001

 

第二作者简介:

姓名:刘凤艳

职务:科长

职称:高级工程师

毕业院校:1998年7月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给排水专业

 

通信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中原油田供水管理处

邮政编码:457001

第三作者简介:

姓名:陈莉

职务:业务主管

职称:工程师

毕业院校: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法学专业

 

通信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中原油田供水管理处

邮政编码:457001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