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技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关于农业节水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1  浏览次数:801

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农业是用水大户。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对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对其他行业和生态环境用水产生影响。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节水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里就与农业节水发展战略有关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认识。

一、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

1.与节水有关的几个概念

“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节约用水”,从狭义的概念上理解,是指为达到减少水资源消耗量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有人称之为“真实节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用尽可能少的水,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所采取的措施。效率和效益提高,意味着损失浪费减少,节约了水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效用水就是节约用水。但高效用水不一定减少用水总量。节约用水还要把节省出的水转移给更需要的用户。

“农业节水”与“节水农业”。也是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农业类型有多种,如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等等。“节水农业”是指以高效用水为特征的农业类型之一,其含义是按节水的要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农业,内容的主体是农业。而“农业节水”是指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节约用水,围绕水的高效利用做文章。两种提法的侧重点不同,用在不同场合。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程度”。经常有文章提到“国际上公认40%(开发利用量与可利用量之比)是水资源合理开发程度标准”,进而论述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程度。我认为这种提法缺乏科学依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以及9个国际组织(世界水文、世界气象、教科文等)组织了一批专家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评估世界淡水资源》的报告(1997年出版)。该报告对用水紧张程度给出了定量评价标准:已开发利用水资源与可用水资源量之比低于10%时,属用水低度紧张;10%~20%时,属用水中度紧张,说明水的可用量正在成为一个限制因素,需要做出不小的努力和增加投资来增加供应和减少需求;20%~40%时为用水中高度紧张,需要解决人类用水的争抢问题,对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投资来提高用水效率,而且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超过40%时,为用水高度紧张,表明出现严重水荒,日益依赖咸水淡化、超采地下水,原有的用水格局和取用水量不可能持续下去,水荒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认真研读报告原文,可得出如下认识:第一,报告给出的是用水紧张程度,而不是开发利用合理程度;第二,40%是用水中高度紧张与高度紧张的临界点,是出现“水荒”、用水格局和用水量不可持续的起点。如果“用水紧张程度”中含有某种“合理程度”的意思,那么40%应当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程度从严重向十分严重的转折点。我国几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表明,该报告给出的评价标准是符合实际的。2005年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9.6%,属中度紧张,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其中,南方四区14.1%,北方六区为43.3%。北方区中的海河高达74.5%,黄河区57.4%,淮河区49.7%,西北诸河区47.3%。北方区都属用水高度紧张,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荒,工农业和城镇发展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超采地下水。对40%指标的误解,会导致推行节水措施的迟缓和不力。

有些文章经常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这一指标说明缺水严重和实施节水的必要性。我认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缺水与否的重要指标,但仅有它还不能说明节水是否非常必要和紧迫。例如,澳大利亚人均占有水资源1.8万m3,韩国、波兰、比利时人均占有量只有1400——1700 m3。谁都知道,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干旱缺水的大陆。韩国等则是气候温和湿润、缺水不十分严重的国家。同样的道理,新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00多 m3,比广西、海南的4000多m3要高不少,但谁也不会认为广西、海南比新疆缺水,节水的地位作用高于新疆。评价缺水程度和节水必要性,应当采用多个指标,综合分析判断,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之外,单位国土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干旱指数、产业结构特点等。

2.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

干旱缺水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业发展影响尤其严重。全国一半多的耕地“靠天收”,产量低而不稳。有灌溉设施的8亿多亩耕地中相当一部分供水不足,缺水约200亿m3。一些地方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超采地下水。在严重缺水的同时,许多地方农业用水效率又不高,单位农产品耗水量和万元农业增加值耗水量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节水还有相当大潜力。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农作物对供水的时间、位置、均匀程度、保证程度和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等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愈来愈高。在水资源十分紧缺,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各方面用水都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农业用水总量很难再有大的增加。出路主要靠节约用水,挖掘潜力。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高峰时将达15亿。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能够满足十多亿人需求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同时还要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农业用水和节水是十分严峻的挑战。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从观念意识,到用水方式、用水技术、用水管理等都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推行农业节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农业节水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需要,还具有全局、长远意义的影响。

3.农业节水的特征与内涵

农业节水与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农业用水与节水的服务对象和依附载体,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节水的社会效益突出,自身经济效益不明显,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扶持,难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生;二是农业用水与节水易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有较强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三是农业露天生产,用水和节水活动遍布几亿亩农田,从事者为几千万、上亿个农户,受设计标准、工程完善程度和量水设施、量水技术的限制,很难做到十分精确;四是农民是农业节水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属弱势群体,经济负担能力低,信息来源少,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增加了实施节水的难度;五是农业节水涉及到工程、技术、农艺、水资源、土壤、环境、生态、政策、法规、经济、管理、社会等多个专业,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农业节水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有的。干旱缺水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抗旱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高效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经验。例如通过衬砌渠道,减少输水中的渗漏,中耕、松土、耙耱、保墒,减少蒸发损失等等。以往的节水活动多是被动、自发的行为。今天的节水则是建立在人们对自然规律深刻认识和采用大量当代工业文明与科技成果基础上,主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转变用水方式的行为,是人类文明进步在用水方面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节水的认识,局限在灌溉管理中的业务内容之一,当作先进灌水技术推广。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导致常常就事论事的抓节水。“单打一”的推行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

农业节水的内涵: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用水的体现,是科学用水、合理用水、高效用水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目标和要求,是现代农村水利和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用水习惯,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明程度。

二、农业节水事业的性质和责任主体

有些同志认为,农民从农业节水中受益,农民应是责任主体和投入主体。这种片面认识造成农业节水政策长期存在重大缺陷。

灌溉是弥补天然降水不足,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的活动。降水不足,直接后果是旱灾,农作物减产,农民减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是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主要表现成为限制农业活动的最大障碍,有些干旱地区根本就不适合从事农业活动,甚至人类居住。干旱导致农业产量低而不稳,造成贫困、饥饿、经济发展迟缓。因此灌溉的本质属性是抗旱减灾,是改造恶劣自然环境,创造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发展节水灌溉,保障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生产正常进行,既是农民维持生存、稳定“就业”、改善生活的需要,更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食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其纯收入不足以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对农民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吸引力。从总体上说,发展灌溉和灌溉节水,是全社会的需求、国家的需求。农民从节水中也有受益,如减少水费支出,促进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等。但节水投入经常远大于农民所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节水主要是社会效益、间接效益。河流的上游节水,下游受益;减少地下水超采,子孙后代受益;农业节水,工业和城镇发展受益。农业节水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事业。当节水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如配有滴灌的温室大棚种植名优新特蔬菜、花卉,用于果园灌溉等,有可能给农民带来较显著的经济利益,但效益不全是节水的功劳。农民用水的最朴素要求是灌水方法简便、费用低廉,灌水充足、适时。要求农民付出代价节水,支援其它行业发展,于情于理都讲不通。总之,农民是农业节水的执行者承担一定责任,要参与节水管理,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投劳集资。但更主要的责任应由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政府承担,政府在这一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引导、组织、服务、管理以及投入主体的角色。

三、农业节水工作体系与技术体系

1.农业节水工作体系

推动农业节水工作,需要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采取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措施,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节水在工作层面上,可归纳为:

(1)制定法规

如节水法、农业节水条例、水权制度等等。

(2)制定政策

如水价政策、扶持补贴政策、补偿奖励惩罚政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用水户参与管理政策等。

(3)节水管理

如明确节水目标与任务,编制规划;制定计划与分解落实责任;监测与监督实施情况,评估成效;节水器材设备质量监测,市场准入;培训与宣传,节水技术队伍建设,节水管理机构能力建议。

(4)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如制定技术标准;研究节水基础理论;进行节水技术攻关;产学研一体化的节水器材设备产品产业化;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

2.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提高用水效率,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近几十年来农业节水的巨大成效,贡献率最大的要数科技进步。围绕农业灌溉的取水、输水、配水、灌水等各个环节,已初步形成了先进实用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区划与布局技术

多种水源合理调配互补的高效利用技术,如长藤结瓜式蓄引提结合供水技术;井渠结合地表与地下水互补联合运用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污废水处理再利用技术;微咸水利用技术等。

(2)提高渠系输水配水效率技术

如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技术;灌区量水技术;渠系水优化调配技术等。

(3)田间灌水方法改进技术

如土地平整技术;改进畦灌技术;改进沟灌技术;闸管(“小白龙”)灌水技术;水稻浅湿晒灌水技术;大田作物非充分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抗旱注水播种保苗技术等。

(4)耕作栽培与生物节水技术

如耕作蓄水保墒技术(少耕、免耕、深翻、耙耱);地膜、秸秆覆盖技术;间作套种技术;化学制剂保墒技术;耐旱品种培育技术等。

四、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的1949年全国灌溉用水量956亿m3。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伴随着灌溉面积的迅速扩大,灌溉用水量急剧增加。1980年,灌溉用水量达到了3574亿m3。80年代以后,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危机。灌溉用水量难以继续增加。同时,发展的指导思想逐渐从重规模外延扩张转向重视质量和效益上来。农业节水逐渐引起重视。9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和目标。过去20多年农业节水取得显著成效。

1.1980~2005年全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见表1)

从表1,可看出:

(1)1980~2002年,灌溉用水量大体维持在3400~3600亿m3,2003~2005年,下降到3200~3300亿m3,同期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1亿亩、粮食产量增加了1千多亿公斤,反映出用水效率和效益提高,节水成效明显。

(2)灌溉用水数量不增加,但是2005年与1980年相比,工业用水从457亿m3增加到1100多亿m3,城镇生活用水从68亿m3,增加到近300亿m3,不少地方原来由农民投劳集资为主兴建为农业灌溉服务的水源工程,转向为工业和城市供水服务。农业节水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3)20世纪80年代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0.3~0.4,到90年代末提高到0.43,2005年为0.46。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0.48,如果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可能完成“十一五”规划规定的0.50预期目标。

2.部分省用水节水情况分析

(1)全国灌溉用水和节水水平最高的地区在缺水最严重又是粮食主产区的海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灌溉水利用率最高的是北京、河北、天津,达65.8%~61.7%,其次是上海、山东、河南、江苏、浙江、陕西等都在55%~50%。亩均灌溉用水量最低的是山西,只有210m3/亩左右。河北、山东、河南、天津、陕西等省也比较低,在250~300m3/亩。表明这些省份灌溉缺水严重,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这些地区重视节水灌溉工作,节水措施比较落实。也在一定程度说明,这些地方挖掘节水潜力越来越难了。

(2)过去20多年,虽然全国灌溉用水总量大体不变,但在耕地中灌溉设施比例偏低的新疆、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宁夏等省,灌溉用水量有所增加。这些地方的亩均灌溉用水量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与自然条件相近地区比,还是偏高,如云南、贵州的亩均灌溉用水量都在600m3/亩左右,而四川只有400m3/亩左右。黑龙江的亩均值也比辽宁高许多。这些地方需要加大节水工作力度,尚有较大节水潜力可挖。

(3)节水工作水平高低,除与地区自然条件、水资源紧缺程度、作物种类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财力水平有密切关系,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地方财政都对节水有较强有力的扶持,另外当地水资源管理、农民应用先进科技的素质能力也相对较高。

3.农业节水措施构成分析

据《十一五节水灌溉规划》,2005年全国8.48亿亩有效灌溉面积中,有2.95亿亩按节水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初步改造,即所谓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34.8%。其中渠道防渗工程控制面积 1.45亿亩,低压管道输水工程控制面积0.99亿亩,喷灌0.42亿亩,微灌0.09亿亩。

海河流域节水改造比例达到60%,是我国目前最缺水的地方,也是节水技术改造比例最高的地方。西北内陆河流域节水工程改造比例为54%。黄河上中游为41%,黄河中下游为35%,东北三省为35%,西南几省为31%,长江中下游只有16%。说明节水工程改造的进展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程度和地区干旱程度关系密切。

4.关于灌溉用水定额的确定

目前,许多地方正在制定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这是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推进节水灌溉深入开展的基础工作。

作物灌溉定额是根据长期灌溉试验资料和灌溉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按照作物需水量向作物适时适量、精确供水,需要有不受降雨等自然条件变化干扰的灌溉工程系统和严密的技术手段作保障,配有湿度、温度等监测仪表实时监控的温室自动化滴灌系统满足这一要求。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露天生产。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因素变化对作物需水有很大影响,很难做到完全按照作物需水要求精准灌溉。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时,还要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节水投入能力。节水虽然主要是社会效益,但也要讲究投入产出关系合理性。灌溉用水定额应当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量,还经常包含一部分生态环境用水,如护渠林网或天然(人工)林草生长的用水或向湿地补水,在有土壤盐渍化危害的地方,灌溉用水中还包括淋溶冲洗盐碱用水;在地下水超采地区,有时还需要灌溉承担回补地下水任务,满足农民取地下水饮用。这些地方,超出作物需水量的灌溉用水量不都属于浪费,应当合理地给予考虑。

有些文章在分析节水潜力时,用灌溉用水总量乘以目前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得出节水潜力巨大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对农业节水的健康发展不利。

以色列全国灌溉设施中3/4采用微观,1/4为喷灌,估算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7以上。但是以色列基本不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以色列的节水经验给我们很多启示。但是不能不讲条件地生搬硬套到我国,至少南方水稻产区就不能套。全世界经济和科技实力最发达的美国,有一半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有专家估算美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60%多一些。

五、建立农业用水与节水监测体系

为了科学地评价农业用水效率高低、节水进展情况、节水成效显著与否,必须对农业用水与节水进行科学检测,形成监测网络体系。按照科学的监测指标进行,评价农业用水与节水监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1.农业用水量指标

农业用水总量、灌溉用水总量、单位灌溉面积平均用水量、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等。

2.农业节水数量指标

采用节水措施前后该地区农业(或灌溉)实际用水总量减少值,节出的水用于灌区发展时,可用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值折算节水量。

3.灌溉用水效率

渠道水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率、田间灌水利用率、灌溉水利用率、旱作农业的天然降水有效利用率等。

4.投入与经济效益

单位水量生产农产品数量(粮食、蔬菜、水果等)、单位水量创造农业产值、单位水量创造农业纯利润、单位面积节水建设投资、单位面积年运行费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等。

5.节水工程实物量指标

衬砌渠道占应衬砌长度比例、管道输水长度占应采用管道长度比例、单位面积平均占有衬砌渠道长度、单位面积占输水管道长度、喷灌工程面积、微灌工程面积、单位面积平均畦块数量、灌水垄沟改造情况。

6.田间高效用水技术措施应用

①以技术等软件措施为主的高效用水技术推广占应推广面积比例,如水稻“浅、湿、晒”控制灌溉、大田作物非充分灌溉和抗旱注水播种保苗技术等。

②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占应推广面积比例。

7.节水对生态环境影响

灌区范围内采用节水措施前后: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质变化、田间小气候变化、天然(人工)林草地生态环境变化、湿地滩涂生态环境变化、土壤盐渍化变化、江河湖库水体生态环境变化等。

8.节水对社会影响

减少农田水利建设与运行维护用工数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农民不合理的水费负担;促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减少用水纠纷,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和农民参与节水能力与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等。

为了做好节水效果监测评价,首先要开展现状调查(基线调查),摸清现状情况,掌握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监测网络体系,配备监测设施,培训参与监测的人员,组织高校科研单位机构介入,给予技术指导,并尽可能与国家或地方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节水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积累,只有少量零碎的不准确数据,多从微观层面分析效果,使得节水进展和成效评价缺乏说服力。

六、解决影响农业节水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1.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有关农业节水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文章不少,但是目前还缺乏能体现国家意图,清晰、完整的战略性文件。所谓战略,就是对关系农业节水发展具有全局、长远影响的重大问题做出整体部署。如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行动方针、资源分配优先次序等。对于农业节水的需求、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承担责任主体等,国家与地方、地方政府与灌区管理单位、灌区管理单位与农户的理解和要求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要树立这样的指导思想:发展节水要解决地方、单位和农户发展农业增加收入的需求,但更要服从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战略的需要。前些年,有些同志主张田间节水技术应向喷灌发展,有的地方提出渠道要实行“三面光”。反映出对节水的发展方向、资源分配次序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说明必须尽快制定国家和地区层面的节水发展战略。

在既定战略和目标指导下,还要制定5年、10年阶段性农业节水发展规划。规划比战略更具体,操作性更强。全国已编制了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省、市、县也分别编制了自己的规划。当前一些地方编制的节水灌溉规划深度不够,偏重于工程项目的安排,而缺乏对节水灌溉必要性、发展现状、经验、教训的深入分析总结;缺乏对节水需求、节水潜力、节水途径、节水措施合理性及可行性的多方案比较论证;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的步骤安排,尤其是管理等软性措施安排。

2.进一步突出重点、解决农业节水的合理布局问题

《全国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提出,在统筹兼顾的条件下,优先发展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将重点放在现有大中型灌区。这一总体布局和工作重点无疑是正确的。当前需要在投资安排、技术指导、科技攻关、监测评估等具体工作环节上落实,更多地体现出向最急需效益最突出的地方倾斜。我认为目前对西北干旱区的投入虽已有较多增加,但倾斜得还不够。

3.完善政策,切实解决农业节水动力不足问题

农业节水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内在经济驱动力不足。节水灌溉工程投资约600元/亩。一般情况下,降低水费负担、作物增产增收所得只有每亩几十元上百元,有时在经济上甚至是负效益。多数地方节水对农民的经济吸引力不大。对地方政府、灌区管理单位等也如此。一些人主张,提高农业水价可以解决此问题。对农业来说,水价是“双刃剑”。当水价提到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时候,农民就会减少灌水次数,甚至弃耕。水是少用了,但粮食产量下降了,损害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社会目标。解决经济驱动力不足的办法是增加政府补助,引导和激励农民在负担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投劳、集资、目前政府用于节水改造的投资比例太低。二是节水补偿奖励政策缺位。不少灌区因推行节水,供水量下降,减少了水费收入。用市场机制实行水权转让,让工业用水户补偿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投资,是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之一。但是还不够。节水设施长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为缓解生态环境用水作出贡献的付出,应当由政府公共财政给予补偿,应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稳定资金补偿政策。三是缺乏外部对节水的强制约束力。目前节水多停留在一般号召。对浪费水的行为,争水、抢水、多用水的行为没有强制性约束。所谓“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还没有能够成为操作的办法。缺乏配套的用水量与节水量监测、监督、奖励、惩罚措施,建立在水权制度基础上的“总量控制”,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当长时期的努力。

4.培育和发展节水文化

当前在讨论研究发展农业节水措施时,有一个大的漏项——节水文化。节水文化是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人们在治水、用水、管水长期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还形成了具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特色的水文化。在我国,有公而忘私、捐助公益、团结治水、互助合作、公平分水、节约用水等。

要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水利发展,尤其是节水活动的挖掘,提炼,以及宣传、培训、新闻、水上娱乐、健身等多种途径,采用互动参与等方式培育形成浓厚的节水文化氛围,使节水成为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道德情操、乡规民约、价值取向,成为所有用水者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与节水工程、节水技术相比,它是更高层次的节水措施。它与工程技术、政策法规、经济、管理等措施互补,相辅相成,具有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建设节水文化是一项见效慢的长期性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

5.注意节水与现代农业更紧密地结合

把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的一个专业分支,作为灌区建设与管理中的单独一项工作,是我国的独创。这反映出我们对节水的重视,对节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工作中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容易把节水与灌溉、甚至与农业等割裂开,片面地看待节水,为节水而节水。模糊了节水只是灌溉用水过程的一项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进行科学灌溉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把渠道衬砌等同于渠道防渗,把本来属于与现代农业配套的机械化、自动化灌水技术的喷灌、滴灌,仅仅归结为节水技术,不讲条件地在缺水地区推广,造成一些地方的节水示范工程不能很好发挥效益,甚至长期闲置不用、损坏报废。脱离现代农业建设抓机械化灌水技术推广,节水就失去了它所依附的载体,不利于节水事业的发展。

6.重视干旱地区节水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总体上看农业高效用水、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如前所述,干旱地区的灌溉用水并不都为农作物所用,其中一部分承担着维系灌区生态环境的任务。制定灌区用水定额、计算节水潜力时,必须考虑这部分必需的用水。否则,有可能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伤害,甚至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例如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供水从多年平均52亿m3/年左右降到48亿m3/年左右时,已出现部分渠道两侧杨树林顶梢干枯,浅层地下水质变差,农民饮水砷超标,作为退水出路的乌梁素海水面缩小,矿化度升高,水生生物品种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河套灌区下一步节水如何搞,到底还有多少节水潜力可挖,需要深入进行研究。    来源:中国测控网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