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婆婆说:“自从表安好了,大家的矛盾也少了,也减少了抄表、缴费的麻烦。”
(记者 赵伟) 大家共用一个水表,他家水表是坏的,你觉得自己吃了亏,我又怀疑你家偷了水……从前,家住渝中区学田湾社区人民路片区的贺婆婆每月要交70多元水费,每月交水费的那几天,社区的居民们常常为了水费的事吵得不可开交。去年,渝中区开展了区级机关干部大下访后,渝中区将逐步落实一户一表,如今,贺婆婆每个月只要交30多元水费。
“以前一交水费就吵架”
78岁的贺如琴婆婆住在这里已经50多年了。她说,这一片都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房屋,水表、电表都是公用的,一到每月要收水电费的那几天,总能听到大家为了水费、电费的争吵声。
“有的家里表坏了的,就猛用水电,其他人肯定不服气呀,就要吵!有的人又怀疑别人家里偷了水电,还有的觉得自己交钱交多了也吵。”贺婆婆说起前几年那些往事,连连摇头。在这样的争吵声中,一晃就过了20多年。
直到去年5月,渝中区开展“区级机关干部大下访”时,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了汇报、研究和安排。
“装独立水表每户要716元,电表600元。”渝中区学田湾社区居委会主任邹莉华说,经过区领导各方面的协调,采取政府和自来水电企业补贴一部分、居民自己出一部分的形式,从去年7月开始,社区的“老房子”就开始“一户一表”的安装了。每户居民水表只需出300元,电表200元。
“自从表安好了,大家的矛盾也少了,也减少了抄表、缴费的麻烦。”更让贺婆婆高兴的是,从前每个月加上公摊,她家每月要交70多元的水费,如今每月只交30多元了。
回家出门不用爬坡上坎了
更让贺婆婆更高兴的是,由于这里地势高,每次回家、出门必定要爬坡上坎。“这对我们老年人很不方便。”贺婆婆说,去年年底他们跟到社区下访的区市政管理局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后,如今这里也要建一条无障碍通道了。“以后,小轿车可以直接开上来了。”
在七星岗街道临华社区,这里也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房子了。“去年8月领导下访时,我们就反映街心花园没有路灯。”社区的老居民陈庶民说,一个星期后,街心花园开始安装路灯。
“路灯有了,树阴又好,大家经常聚集在这里跳坝坝舞,聊天,就想要是有点椅子和健身器材就好了。”50岁的赵年芬说,他们把这个想法给下访的领导反映了以后,不久,真的开始安装椅子和健身器材了。
现在,过去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街心花园已经成了大家早上跳坝坝舞、下午喝茶聊天、晚上散步的好去处。
每个月干部都要到社区办公一天
从去年5月开始,渝中区就创立了“干部社区工作日”,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所有处级以上干部都要到社区去办公。
在“社区工作日”前两天,渝中区就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和社区党务公开栏等渠道,向社区居民公示“蹲点”领导的名字、职务、分工和接待时间、地点,欢迎大家来讲问题、拉家常、提意见。在这天,每个干部至少要走访3~5户家庭或企业。
截至今年5月,渝中区“领导干部社区群众工作日”活动共接访群众7000多人次、走访居民群众和“两新”组织4977户,参与活动的区级领导和处级干部达3043人次,现场办理解决群众上学、就业、看病、社保、住房等方面的困难1622次,帮扶慰问困难群众2729户,汇总梳理需要及时解决和办理的环境卫生、城市管理、道路交通、民政救助等事项1300项,已办结近1200项,办结率达90%,办结事项的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