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北京市区日供水能力实现295万立方米数字背后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10  来源:中国水星  浏览次数:318
    中国水星消息(信息员 骆黎斌)  今年7月底和8月初,京水集团第三水厂、田村山净水厂改扩建工程先后正式通水,经过一段时间平稳运行后,北京市区日供水能力实现了295万立方米,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近十年来,受北京连年干旱的影响,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减少,水位逐年下降,水质硬度增加,部分水源井不得不关停。北京市区日供水能力从1999年的275万立方米,到2004年的238万立方米,再到2005年的265万立方米,最后到目前的295万立方米。北京城区日供水能力一直呈现出衰减――挖潜扩大,再衰减――再挖潜扩大的波浪式运行发展状态。最近4年间提升供水能力57万立方米,数字背后可以看出京水集团为了克服水资源紧缺给城市供水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提升首都供水能力,坚持走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前筹划、科学决策、持续建设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面对水资源紧缺的新形势,近年来,京水集团始终坚持“确保首都安全供水,不断提升供水能力”的工作方针。在北京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集团依托自身百年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得到市规划委、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挖潜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了提高能力的三大工程:一是实施了平谷应急水源工程,每天可向市区供应优质地下水27.4万立方米。二是实施第三水厂和第八水厂应急水源工程,每天新增供水能力6.5万立方米。三是实施“三厂一线”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48万立方米。
  
    从首都供水发展的长远出发,坚持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之路。为了做好迎接南水北调进京的准备,以及保证奥运供水安全,京水集团从2006年底开始全面实施“三厂一线”工程,先后完成了第九水厂改造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16万立方米;第三水厂改扩建工程,恢复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田村山净水厂改扩建工程,新增日供水能力17万立方米。三个水厂改造没有新征一分用地,总投资仅7亿元左右,实现新增日供水能力48万立方米,如果要建设一座新的同等能力的水厂,所需投资要在此基础上成倍增长,建设周期也更长。用少量的投资换来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水厂,这是集团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具体实践。
  
    为提高应对供水突发事件供水保障能力,京水集团还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地应对供水水源多元化。目前,供水水源除顺义牛栏山、西郊板井至巴沟一带等地下水、密云和怀柔水库地表水外,相继新增了平谷应急水源、怀柔应急水源、张坊应急水源。随着“三厂一线”工程的顺利完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的河北省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4座水库的水源,南水北调中线地跨河南和湖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水源将成为北京新的供水水源,北京供水水源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295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它充分体现了京水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围绕“节”字做文章的大局意识;体现了集团为确保首都及奥运供水安全的前瞻性战略决策,为集团的生存和发展拓展了新出路;体现了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从保驾奥运到迎接即将到来的外流域水进京,实践证明了京水集团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之路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三厂一线”工程的实施及通水,为应对北京原水多元化的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确保首都安全供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