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人口,263平方公里的小区,分布有3个大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6万吨,总投资2.4亿元。这一组似乎并不关联的数据,恰恰勾勒出了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环保先行,推进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协调发展”的大和谐理念。
周村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主要排向孝妇河,流经下游两市三县入小清河注入渤海。保护孝妇河、小清河两条母亲河成为沿河流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6月17日,该区历史上投资最大的环保项目———北郊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该项目建成后,周村区污水排放将稳定达到一级A类标准,其处理规模可以保证未来10年周村区流入孝妇河、小清河的水质安全无忧。
作为纺织、化工、造纸、建材占主导地位的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到2002年,周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最高峰已突破3万吨,对河道、农田、地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保护好周村这一生态园林城的美誉,一系列如取缔窑炉、关闭麦草制浆、治理淦河、涿河、米沟的“水体治理风暴”旋即刮起。2002年,淦清污水处理厂应运而生。这个作为当年淄博市第一个由区县投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4年来周村先后投入7700多万元,规模从2万吨提升到4万吨,出水水质由B类提高到A类。
然而随着周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排量最高峰达到6万吨的污水量让它显得力不从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就不能把污染的压力“流给”下游。在刚刚完成淦清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仅1个月后,又紧急上马北郊污水处理厂。
位于周村南部的萌山水库,担负着淄博市三个区县10万亩农田灌溉和下游工业用水,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战略备用水源地。但近年来,来自上游及周边的工业、生活污水对湖水形成了严重污染。为把萌山水库打造成淄博“西湖”,近年来,周村区建成4000多亩人工防护林,下大力气清理网箱养鱼。同时,投入4000多万元开工建设了日处理4万吨的王村污水处理厂,一期2万吨于5月底投入运营。它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保护了库区的波清水净。
水清、景美、生态好,环保先行的理念正为生态周村建设增添新的内容:未来5年时间内,周村城市污水处理将实现100%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实现100%资源化利用,区域内被污染的主要水体实现100%生态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