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铺设现场。言小波 摄
株洲网讯 (江攀) 这个夏天,因为小区供水完成了“一户一表”改造,荷塘区红旗村社区的彭先生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为每吨4元的高价水而烦恼了,同住一个单元楼的10余户邻居也彻底告别了过去为分担供水漏损而纠纷不断的尴尬局面。
供水“一户一表”改造是一件改善民生的大好事,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遭遇重重困难,步履蹒跚。
10万用户未行水改
相对“一表多户”,“一户一表”的优点显而易见:解决用户“用水少、出钱多”的水费公摊问题;部分取消屋顶水箱,避免二次污染,水压更有保障;管道产权清晰,减少邻里纠纷……
截止至今年6月30日,我市已有自来水户表12.8万户,是7年前的15倍,且以每年2万户的速度递增,比人口与售水量均为株洲3倍的省会长沙的户表量还要多出1万余。从这一角度看,我市供水户表改造已经走在全省前头。
但是,既有的成绩与用户需求及之前预想都相距甚远。早于2002年,我市就开展“一户一表、水表出户、抄表到户”的改造工作,计划5年完成。7年时间过去,仅有6.78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完成了“一户一表”水改,仍有约10万老旧城区用户未能完成户表改造,占到用户总量的30%。
历史旧账:沉重的包袱
如果不是历史旧账作祟,天元区荣华居小区的户表改造绝不会像今天这样举步维艰。
上世纪90年代,物管公司撤出后,有众多安置户聚居的荣华居成了 “无人管理小区”。因庭院管网日渐破损,水压严重不足,用户陆续断水;高额的水损分摊也让用户不堪承受,水费收取渐陷瘫痪状态。
为解决生活用水,各用户纷纷装水泵从消防栓抽水。10年来,居民们没有向自来水公司缴纳过一分钱水费,欠费累积已达460余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对户表进行改造意味着居民用水“免费时代”的终结,因此许多住户的水改热情并不高。另一方面,自来水公司欲借此机会尽量收回部分历史欠费,更让改造阻力重重。
相关各方经过多年协商,终于在去年达成意向:由区政府、自来水公司、用户共同出资进行户表改造。可当自来水公司垫资将庭院管道安装到小区第6栋居民门口时,竟屡遭居民阻工。时隔一年,新铺管网仍形同虚设。
据悉,全市像这样的无人管理小区共有40家,至今只改造了12家。居民不愿交纳改造费和陈欠水费,让这些小区的户表改造变得遥遥无期。
资金分担最“扯麻纱”
资金分担最“扯麻纱”
改造费用分担问题,也是最易“扯麻纱”的事。
据自来水公司介绍,我市平均改造一户户表所需资金为1500元,这并不包括二次供水设施和表后沟通部分费用。但目前改制破产企业和政府批准的无人管理小区仅按500元/户的标准收取改造费,由此每改造一户户表,自来水公司要亏贴1000元左右。
此外,在改造过程中,小区与楼道消防管网的改造、二次供水设施的增设所需费用及日后维护费用如何分担也是用户和市自来水公司共同感到棘手的问题。
目前,全市水改6.78万户,自来水公司已相应垫资5275.38万元。
难题如何破解
供水户表改造关系千家万户。怎样消解无人管理小区的历史欠费?如何分担消防管网与二次供水设施费用、以避免用户出资过高?水企沉重的资金负担与缺口能否设法化解,以维护企业的基本利益?
对此,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有了成功经验。如:将户表改造所需的费用和成本,经物价部门核定后列入水价;或通过政府征收包含供水配套专项费用的城市设施配套费,作为供水管网发展和改造及户表改造的专项资金。
我市将怎样破解上述难题,还寄望于相关部门出台合理可行的进一步的规范性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