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太原市污水处理呼唤“升级提速”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26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次数:303
  太原市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城市,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0多立方米,仅为山西省人均拥有量的42%,全国人均拥有量的7.4%。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太原市每天产生的64万吨污水中,有20多万吨在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入汾河;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约40万吨污水中,也仅有约1万吨达到了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由于水质问题,太原市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除有近10万吨工业废水被作为企业的冷却水等回用外,其余污水只能排放进入汾河。

  处理能力有限

  目前,太原市区范围内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其中,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北郊污水净化厂、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和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厂属于市政部门管理,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和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则属于大型企业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这几个厂的设计日处理总能力约为41万吨,实际处理能力约为35万吨。

  市政部门下属的4个厂的总设计处理能力为26.5万吨,服务面积13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55万。除处理能力为每日7万吨的河西北中部厂为2001年建成外,其余都建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太原市污水产生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被直接排放。

  设计标准较低

  2002年,我国开始执行新的城市污水处理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目前,市政部门下属的污水处理厂都达到了当初设计的处理要求。但是,由于当时的设计处理水平仅为二级标准,与新标准有很大的差距。太原市最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水水质达标公告》显示,去年年底完成升级改造的北郊厂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杨家堡厂和河西北中部厂可达到一级B标准,而殷家堡则连三级标准都没有达到。

  太原市环保局负责人说,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准,经简单处理后,就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如冲洗马路、浇灌花草树木等。而达到二级标准,则一般仅限于灌溉农田等。

  管网建设滞后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城市污水的产生量越来越多,产生污水的地域越来越广,如果收集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必然会出现污水无法进入城市污水净化厂进行处理的情况。

  太原市现有管网的不配套和布局的不合理,造成污水处理厂在旱季和涝季的处理水量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即旱季进水量少,相当一部分处理能力闲置,而涝季则由于进水量过大,处理能力不足,出现污水进厂后仅经过简单的沉淀就直接排放的情况。

  目前,处理标准最高的北郊厂,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4万吨,而实际处理能力量仅为1万吨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网不配套,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污水。

  资金严重短缺

  市政部门负责人说,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要达到1.2元以上才能维持基本运行。目前,市政管理局下属4个污水净化厂的平均处理成本是每吨水0.4元到0.5元,其中处理能力排在前两位的杨家堡厂和河西北中部厂,处理成本分别为0.46元和0.39元。

  由于资金的严重不足,这几个厂的设备只能勉强维持现有设备的运转,没有能力进行升级改造。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这是太原市“十一五”期间要实现的重要环保目标之一。据了解,如果完成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升级改造、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厂扩建和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三项工程,太原市的污水处理率将有望达到这一要求,但需要至少6.5亿元的资金投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