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供”护安澜丨百年水厂映初心 一泓清泉润民生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28  来源:上海水务海洋  浏览次数:11

 

 

 百年风雨,红杨依旧;一泓清泉,初心如磐。
      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和发展,现在更是成为守护城市命脉、服务千万市民的坚强堡垒。

 

 

清泉新生:技术跨越服务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杨树浦水厂将“供水为民”作为首要使命,带领职工投身技术革新。解放初期,水厂职工挖潜改造,斜管沉淀池、低程滤池相继建成,大幅提升制水能力;改革开放后,水厂推动自动化升级,20世纪80年代实现沉淀池自动化控制,20世纪90年代普及PLC技术,2004年实现SCADA远程监控,迈入信息化管理新阶段。为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所需,两次切换供水水源,供水水质持续优化;2008年建成36万吨/日的深度处理系统,为深度处理工艺的推广进行了先行探索。2020年杨树浦水厂启动建厂以来最大规模提质改造,将全流程工艺提升为“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杨树浦水厂从日供水量仅3698立方米、服务用户不足千户的起步阶段,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日供水能力超百万立方米、服务近300万人口的现代化供水枢纽,实现了从“供得上”到“供得好”、从“合格水”到“优质水”的历史性跨越。

 

 

 

 

智水未来:数字赋能与初心传承

 

 

 

 

 

 

步入数智时代,杨树浦水厂搭建“技师工作室+青年创新实验室”双平台,党员骨干带头攻关数字孪生、智能监测等前沿技术,以数字动能构建智慧水务新生态。在水厂深度处理改造期间,面对改造空间受限、文物修缮标准严苛、必须不间断供水等多重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杨树浦水厂以“四保四新”体系为核心,开展了百年水厂在保护中更新的创新实践。通过创新引入BIM技术实现“边改造、边供水”,以“数字文保”让百年杨厂焕发新生。通过有机协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四新”驱动,最终实现“水质保证、环境保护、运营保障、文物保全”的“四保”目标。通过跨领域协同、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和数字化技术集成,实现了文物“零损伤”、供水“零中断”、水质“更优质”的目标。杨树浦水厂的改造升级,为百年水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兼顾历史传承与现代化转型的创新之路。它不仅为全国同类工业遗产设施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上海方案”,也为超大城市核心区基础设施有机更新探索了新路径,重新定义了传统水务设施作为绿色生态标杆的价值内涵。

从1925年到2025年,杨树浦水厂百年历程,是一部与水相融、与城共生、为民奉献的奋斗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水厂将继续以初心映清泉,用传承与担当,让每一滴水都流淌着为民的温情,续写着与城市、与人民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