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聚焦主责主业 发挥独特优势 政策性银行扛起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重任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27  来源:金融时报  浏览次数:17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重要部署。这也是“金融强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建议。

作为重要金融力量,政策性银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建议》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召开党委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会议提出,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宗旨,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议》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进出口银行同样将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十五五”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

从偏居一隅的南部湾区蜕变为万众瞩目的科创高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是海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落实。”亲历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从“规划图”到“实景图”转变的国开行海南分行客户经理阎志斌说。

为支持科技城配套设施建设,阎志斌和团队创新采用“产业园区+债贷结合”模式,解决了项目资本金和融资问题。“那段时间,我们往返科技城20多次,与管委会反复磋商,最终设计出了符合政策要求,同时满足项目需求的融资方案。”阎志斌表示。

如今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国开行这一创新模式也得到园区方的高度认可。“‘债贷结合’为科技城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提供了及时资金保障,更有效促进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表示。

将机构所能与地方所需充分结合

进出口银行党委在向全行安排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时提出,各分支机构要找准口行所能与地方所需的结合点,积极参与地方发展规划,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农发行提出,要在“十五五”时期,引导政策性金融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

近期,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并迅速完成投放。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下,一大批优质项目加速推进。

以进出口银行为例,《金融时报》记者从该行了解到,此次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额1000亿元,支持项目360余个,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

在广东,支持制造业企业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助力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AI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在安徽,支持相关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为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创造先发优势;在上海,支持半导体零部件及系统项目,为国产化的提升提供坚实基础;在浙江,支持绿色能源风电项目,加速我国风电技术产业链升级强链;在四川,支持国家公路网、航电枢纽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助力成渝区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在新疆,支持丝路新云智算中心项目,助力区域数字产业化发展。

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表示,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经济社会和“三农”发展的部署要求,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找准着力点,全力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具有农发行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政策性银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之一。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农发行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十四五”以来,农发行累放脱贫地区贷款超过1.6万亿元,累放重点帮扶县贷款超过2200亿元。

素有“重庆后花园”美誉的仙女山,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纷至沓来,面临愈发突出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聚焦破解这一发展困境,国开行重庆分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当地乡村建设薄弱环节,以中长期融资支持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通过完善农村污水管网、垃圾清运设施,仙女山地区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更加完善的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不仅让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还有效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