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水” 、“眼泪水”……改造后因管道老化造成的水质、水压问题将迎刃而解。记者近日从浦东新区环保局获悉,今年浦东正大力推进老公房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让三林、陆家嘴功能区600万平方米旧住房内的居民用上更洁净卫生的自来水。按照计划,明年4月工程收尾。
改造好处明显
“这些老公房由于建造年代早,水管老化等原因,居民家中自来水的浑浊度、色度和铁等指标时有超标。 ”据新区公用事业管理署副署长周峰介绍,有些居民用水时会见到铁锈,还有的因水压不够,水流太小。本次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新区启动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将覆盖600万平方米,其中三林功能区范围内实施504万平方米,陆家嘴功能区范围内实施96万平方米。
改造设施将涉及储水设备(水箱、水池)、加压设备(水泵)、以及立管和水表等。记者了解到,除了水质变清,改造后,由于居民家中的室内立管和水表将从户内移至楼道,将一举解决供水的多头管理。“过去居民住宅的水箱、泵房等是由物业负责,而供水企业管理街坊小区的总水管,居民住宅用水一旦出现故障,难免会产生“投诉遇推诿,报修遭扯皮”这样的矛盾。 ”周署长介绍。
居民仍有顾虑
虽然居民无需出资便可 “净水”,但在先期试点小区,改造工程还是遭遇了一定“阻力”。不少居民表示,“水管改造我们欢迎,外移水表就没必要了吧。 ”
原来,在外移水表、立管的过程中有可能要破坏家中的局部装修。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水表是两三个集中放置,部分居民表示不愿意“接纳”邻居的水表在自家墙上。此外,由于立管设置在外墙,容易出现严寒低温天被“冻”情况,本次改造特意对材料的保温性加以改善,铸铁管、白铁管等都将被更环保的PPR水管替代。但是“管道从楼道走”也给居民带来顾虑,需持续两周的屋顶水箱改造则引来“扰民”的抱怨。由于供水改造的特殊性,只要有一户居民反对,一个单元的设施改造都无法进行。
广泛征询意见
目前,三林、陆家嘴功能区域内各街道、镇都进入居民意见征询阶段,并将采取“多数原则”。即将征询结果公示居民,如果大多数都愿意改造,再发动大家一起说服,力争将影响降到最低。
“外移水表、立管利大于弊。”周署长表示,首先,可减少漏水影响。从目前自来水维修的情况分析来看,水表、表前阀门及相关附属配件等用水设备发生故障及漏水的概率远大于管道,将其外移后将减少漏水对居民的影响;且一旦居民家中无人时发生漏水,专业人员无需进入居民家中即可关闭水源,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