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寒意渐浓,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规模化供水工程施工现场依旧一片火热之景。一大早,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清晨的寂静,工人们正在深达1米的管槽内进行焊接作业,火花在他们专注的脸庞周围飞溅。

“再下降8厘米,对,就这样,稳住!"起重指挥员紧盯着缓缓下放的铸铁管道,嘴里不停地喊着。在他身后,一条已经铺设完成的输水管道沿着山势蜿蜒向下,正在等待回填。
在该乡梅花村新建供水管道的施工现场,深基坑已然挖就,十余名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管道铺设作业。项目负责人陈浪手持图纸,穿梭其间,不时停下脚步进行指导,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确无误。

陈浪告诉记者,截至今年11月初,目前已完成主管网铺设20公里,梅花村段还有两个泵站正在建设。
梅花村海拔近2000米,地势较高。“我们要抢在冬季结冰前完成这段管道铺设。”陈浪指着前方的地势最高点说:“再过20天,这里估计就要结冰了,我们都是采用机械掘进的方式,确保不影响周边生态的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纳雍县水务局副局长吴建东向记者介绍,该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管道铺设达108公里,建成后将解决覆盖厍东关乡10个村2.96万群众的供水。“我们采用了食品级PE管材,确保水质安全。同时在建设6个泵站和一个水厂,还设了多个监测点,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程监控。”

在工程沿线,村民们早已翘首以盼。“政府帮我们解决用水,这是好事。我们这里山高,旱季经常断流,一到枯水季就缺水,差不多要持续两个半月,雨季又很浑浊。”箐脚村村民黄国元告诉记者,每年开春过后,这里的群众就要靠政府用车拉水来解决群众用水,“听说明年中旬就能通自来水,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是关系山区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同样在乐治镇和玉龙坝镇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车来回穿梭,电焊火花在暮色中格外耀眼,管沟开挖和管道铺设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施工团队正在抢抓工期,紧密配合,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据悉,此次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将覆盖纳雍县厍东关、乐治、玉龙坝三个乡镇,工程从水质优良、水量稳定的夹岩水库引水,原水引入修建的水厂后,将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标准化工艺处理,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再通过密集的管网供水。预计受益人口将超过12万。
“我们现在都是实行两班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白天夜晚不间断施工。”吴建东表示,100多名工人正在全力冲刺,确保明年中旬实现通水目标,让老百姓都能用上放心水。
当前,纳雍县水务局强化督导,倒排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让汩汩清流早日沿着新铺的管道奔向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