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对话先贤,这场座谈会让千年治水智慧“活”了起来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8  来源:浙江水利  浏览次数:32
 

10月20日,潘季驯治水学术思想暨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座谈会在湖州长兴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研究传承潘季驯的治水理论,如何保护挖掘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推动优秀治水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宏晖出席会议并致辞

国际灌排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中国灌区协会副会长高占义视频致辞

一起来看精彩内容——

深挖潘季驯治水思想

千年智慧照进当代水利治理

潘季驯像

湖州是明代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的故乡。他被乾隆皇帝评价为明代河工第一人,其治水智慧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据史料记载,潘季驯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间四次总理河道,鞠躬尽瘁于黄河、淮河、运河三河治理。他所创建的由遥堤、缕堤、格堤和月堤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至今仍为我们提供着智慧启迪。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特聘教授颜元亮,以“从黄河筑堤史看潘季驯筑堤治河成就”为题,深入剖析了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等核心治水理论的工程实践与技术体系,为理解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水利科技成就提供了专业视角。

随后,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委员、湖州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王旭强围绕“潘季驯与湖州”这一主题,细致梳理了潘季驯治水理论在湖州地区,尤其是与本地㘰群等水利工程的潜在关联与历史互动。《湖州市水利志》副主编、浙江省水文化专家施伟强详细介绍了志书的特色亮点。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特聘教授颜元亮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委员、湖州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王旭强

《湖州市水利志》副主编、浙江省水文化专家施伟强

学术沙龙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潘季驯治水思想和《湖州市水利志》进行探讨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术沙龙环节,水利部财务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牛志奇,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国际灌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陈菁,太湖局二级巡视员、《太湖志》主编吴志平,省水利厅办公室副主任郑盈盈,湖州市政府地方志编纂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马炼鸿,湖州市水利局四级调研员、湖州市水利学会理事长宋伟忠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潘季驯治水思想和《湖州市水利志》进行探讨交流,进一步拓展了潘季驯治水思想研究的学术深度与应用广度。

聚焦苕溪㘰群遗产

共探古代水利工程保护利用发展

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

作为湖州水利遗产的“活化石”,苕溪㘰群灌溉工程的保护与利用是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议题。据介绍,苕溪㘰群构建了“田成于㘰内,水行于㘰外”的格局体系,实现了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多功能一体。它是先民因地制宜的成果,化水患为水利,集成农业技术,利于保肥和精准灌溉,㘰长制、㘰管会的管理模式更为现代水利提供借鉴。

在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研讨会环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工程师赵何晶系统阐述了“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构成与价值评估”,清晰勾勒出遗产的整体框架与核心价值体系;

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谢占强聚焦“湖州㘰文化”,生动梳理了㘰文化在湖州地域文明中的发展脉络与独特魅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李勇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技术研究——以苕溪㘰群水利遗产为例”的前沿思考,为遗产的现代化、可视化阐释与展示提供了创新思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工程师赵何晶

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谢占强

学术沙龙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进行探讨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沙龙中,牛志奇、陈菁,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原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水利局原巡视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王凯,谢占强,湖州市长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水文化专家李士杰等专家学者围绕苕溪㘰群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研究、利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会议发布了苕溪㘰群标识(logo)。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长兴县大㘰村㘰文化体验馆、林城㘰群。

苕溪㘰群标识(logo)

《湖州市水利志》发布

一部志书记录千年治水历程

会上,湖州水利史上首部系统梳理全域水利发展的权威典籍——《湖州市水利志》正式发布。

《湖州市水利志》

“《湖州市水利志》是一本通志书、资政书,也是一本工具书,凝聚了湖州水利人的心血与智慧,是我市水利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和标志性成果。”湖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星介绍。

据了解,通过系统查阅古籍文献、整理档案资料、实地考察水利工程等系列前期工作,《湖州市水利志》历时四年完成编纂。志书上溯至事物之发端,下迄2024年,共分十六章,涵盖水利沿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文化遗产等主要内容,特别对治太丰碑、太湖溇港、河湖长制等特色内容设立专记论述。此外,全书还收录了珍贵历史图照,并整理水利大事记等,兼具学术性、史料性与可读性。

从潘季驯的治水智慧,到苕溪㘰群的活态遗产,再到一部志书的厚重沉淀,这场盛会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文化挖掘、研究和转化工作,勇于创新,加快构建水文化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全国水文化高地。”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