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县高桥镇锦绣社区老屋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运行中的长沙县金井自来水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彭超 长沙报道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民生之需。
“现在屋里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再也不用大老远去挑井水了!”近日,长沙县北山镇石常村村民李大姐常这样感慨,也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石常村因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导致的季节性供水不足,过去村民反映强烈。“部分偏远散户管网延伸尚存‘最后一米’盲区,导致水压不稳;偷水漏水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生活用水水压不足.......”长沙市纪委监委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联动市水利局工作组在一线走访发现,这背后有隐忧。
今年以来,长沙县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着力破解农村饮水保障和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机制、攻坚破难、规范秩序、提质增效、优化服务”的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新路径,让民生水利真正造福于民。
解决“吃水难” 畅通“最后一公里”
引水入户首要的是铺设管道。今年年初,长沙县水利局统筹县水业集团投资180万元,铺设自来水入户管道10余公里,仅用48天就完成石常村自来水入户工程。4月以来,当地227户家庭实现自来水入户,有效缓解了乡亲用水难问题。
在石常村村民老陈家的小院,拧开崭新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老陈用手心捧了捧:“真是好水!”
以群众关切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靶向发力,扎实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有效缓解困扰农村群众的季节性缺水难题。这是长沙县水利局保障农村供水的一个缩影。针对部分山区,长沙县水利局联合县水业集团深入调研、精准施策,结合县域实际,科学制定农村自来水建设规划,逐步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同时,对该区域建设应急取水点,有效保障了该组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保障农村供水,资金是关键。长沙县创新筹资机制,积极对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县干部群众通过走路捐步数的形式兑换公益款。活动期间,成功争取了100万元援助资金,用于春华镇自来水入户建设,帮助春华镇513户村民喝上安全、放心水。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共计投资约7亿元,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眼下,一张覆盖广袤乡野的“水网”正悄然织就。近4000公里供水管网纵横延伸,6个服务中心打造“30分钟供水服务圈”,将便捷服务送至138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千家万户。
针对㮾梨街道、安沙镇、黄花镇共5个长期未通自来水的“空白村”,全力推进㮾梨街道与黄兴镇集中供水工程、安沙农村自来水工程(二期)、长沙县机场片区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将于2025年底前竣工,确保长沙县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通村覆盖率达100%;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2025年计划新增入户4000户,推动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提升至75%。
捍卫“水公平” 重拳挥向偷用水
要供好水,也要依法依规用好水。
今年7月,长沙县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收到一笔6454.55元的赔偿金——当地某环保科技公司员工因私接管道违法用水,依据此前法院生效判决,足额赔付了拖欠的水费及资金占用利息。该案源于2023年7月巡查发现的违法用水行为,经现场取证确认其非法用水2794吨,最终以法院司法判决落下句点。
农村供水管网覆盖广、节点多,针对私拉乱接、破坏计量设施、非法启用消防水源等“顽疾”,长沙县组建专业稽查队伍,深入村组、企业一线,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打击私拉乱接、破坏计量设施、非法启用消防水源等违规行为,尤其对经营性偷水行为坚持“零容忍”。截至目前,累计查处各类偷盗水案件416起,依法追缴水费及管网建设费104.7万元。同时,联合公安、法院、执法局等职能部门,根据违法取水行为情节轻重,依法采取刑事打击、治安处罚、民事追偿和行政执法等处置措施,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形成有效震慑。
“以前总有人偷偷接水,我们正常缴费反而水压不足,现在管得严了,偷水的少了,用水也更公平了!”长沙县高桥镇居民李先生感叹道。
监测“水脉搏” 智慧赋能管好水
供水产销率提升23%,水费收入增长43.9%,12345热线的相关投诉量从2023年的377单下降至2025年8月的77单……一组组数据背后,是长沙县以“智慧水务”破解农村供水“管护难”的实效。
打开长沙县水业集团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县内4座水厂、1500公里管线运行数据一览无余。全县建设了283套流量压力监测点,建成“服务中心—乡镇—村”三级供水分区,为农村供水管网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一旦出现管网漏损或异常用水,系统自动预警,稽查和运维人员可快速定位、及时处置。
“以前排查漏点全靠‘凭经验、跑现场’,效率低还容易遗漏;现在有了智慧平台,数据异常一目了然,漏损率也降了。”长沙县水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化管护不仅减少了漏损和偷水造成的损失,还通过精准运维减少了群众用水问题。
做优“水服务” 24小时恒压供好水
“打开水龙头随时都有水,现在报装维修也快,打个电话很快就有人来!”谈及农村供水的变化,长沙县春华镇居民王女士赞不绝口。
在提升水资源服务效能方面,长沙县打出改革“组合拳”:实行“厂网分离”专业化管理,4座现代化水厂专注水质保障和稳定供水,6个片区服务中心全面承接管网运维、入户报装、工程维修、经营收费、客服咨询等五大核心功能,构建起“30分钟供水服务圈”;通过优化管网布局、推动区域并网,供水保证率达100%,实现农村全域24小时恒压供水;推进“互联网+供水服务”,全面推广智能水表,开发集报装、缴费、水量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构建了“线上办理、线下响应”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以铁腕专项整治供水领域突出问题,以科技赋能提升管护精度,以服务升级传递民生温度,长沙县做活“水文章”,夯实“水支撑”,让源源不断的优质之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润泽百姓生活的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