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在北京也能浇上地”,这底气是智慧水利最温暖的底色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5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浏览次数:6
 “就算人在北京,我也能浇上家里的地”,摆弄着手机上的农田管理APP,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夏尔托热村党支部书记董希林一脸神气。当传统灌溉遇见现代智慧,汩汩清流正在董希林的指尖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智变”。

“在北京也能浇上地”,这底气是智慧水利最生动的注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尤其是对新疆这个“中国棉库”“西部粮仓”“瓜果之乡”而言更是如此。新疆水利事业每一步跃进,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牵动着千万农民的心。

  夏尔托热村有1.7万亩耕地,属大河沿子灌区。近年来,精河县实施大河沿子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通过构建“物理灌区+数字孪生”双平台,为灌区22万亩地安上了“智慧大脑”。走进灌区调度中心,从土壤含水量到实灌面积、需水预报,各类核心数据在大屏幕上清晰明了,哪个闸门该调、哪片地需要水,点点鼠标就搞定。

  损耗少了、供需精准了,如今大河沿子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7提升到0.86,每年节约水量8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省出一座小型水库。而这一切,带给夏尔托热村村民们的改变是“一亩地成本降低五六十块钱”“不用排着队等浇地了”“水够用,产量也提高了”……灌渠纵横沃野,河湖水清景美,智慧水利让人水关系越来越和谐,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变成指尖轻触的从容。

  大河沿子灌区的蜕变,映衬的是新疆治水兴水的实践。新疆坚持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两手发力,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文章,推动实施了一批水利网骨干工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水网建设,以水兴城、以水惠农、以水富民、以水促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从治水到“智水”,从兴水到利民,“农把式”们“在北京也能浇上地”的十足底气,是新疆水利改革与民生福祉齐头并进的生动写照。

  滴水必珍。在新疆,有水则为绿洲,无水则为荒漠。让每一滴水迸发更大潜能,新疆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增添更多底气。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