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看不见的“方舟”,如何成为治水强大后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8  来源:浙江水利  浏览次数:14
 在看不见的数字世界里,

每天都有超百万条

水利数据在有序流动。

它们来自遍布浙江的雨量站、

水位站和各类水利工程等。

经过规范化治理,

最终汇聚成一座无形的“数字方舟”——

浙江水利数据仓

近期,省水利重大科技项目

《水利数据治理研究》通过验收。

作为该项目的关键研究成果,

浙江水利数据仓承载的海量数据

在水资源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

水利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它是如何运转,

又怎样成为治水强大后盾?

今天,带你一探究竟——



















浙江水利数据仓


浙江水利数据仓,是浙江省数字孪生水利基础平台的“数据底座”。它整合了省级水利系统的基础数据、业务管理数据、监测感知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及跨行业共享数据,实现水利数据“一本账”管理,“一个源”共享,为数据的共享和应用筑牢坚实根基。


省级水利数据仓概览


图片
庞大“数据方舟”是怎样建设的?

以往,水利数据就像散落在各个部门的“孤岛”,格式不一、互不联通,难以形成合力。建立规范、共享的数据体系,首要任务就是让数据“说同一种语言”。


为此,浙江同步制定发布了5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技术文件和5项管理办法,建立起清晰统一的“语法”,并全方位明确了管理要求与安全保障规范。从此,“闸站”“涌潮监测站”等水利对象有了明确定义,水库、海塘等对象的基础数据也不再是分散各处难以整合的碎片。


立完“规矩”,接下来是对庞杂数据的精细化治理。水利数据仓打造了涵盖数源治理、清洗整改、整编分析等9个环节的全流程治理体系,实现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在线管理,确保其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640 (1)

水利数据治理标准化流程


治理完成的数据,最终通过与水利部、与市县水利部门以及与其他行业间三条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流动起来,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高效共享,从“沉睡的数字”变成了“流通的资源”。


图片
数据赋能,治水有了哪些变化?

目前,浙江水利数据仓已全量归集省本级23亿余条数据。通过其建立的共享交换体系,省级已发布507个数据接口,提供了超4.5亿次数据服务,打通协同治水的“血脉经络”。


以水利对象为主线,水利数据仓将海量数据在“浙江省数字孪生水利基础平台”全景呈现,并提供统计分析、综合检索、周边对象查询等功能。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监测站等24万余水利对象,以及亲水圈、水域调查河道范围线等12项专题图,在虚拟空间实现数字映射,为全省水利工作提供精准、直观、全面的数据支持。


640 (2)

浙江省数字孪生水利基础平台


实实在在的改变,体现在一个个应用场景里。水利数据仓支撑的“山洪四预”实现“一键研判”,轻点预警村落,可自动调取雨量、水位、户主信息,快速生成转移清单,为人员避险争取宝贵时间;水利、建设、生态等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做到全省水资源监测“一张网”、用水“一本账”,推动水资源管理更科学、更高效;涉水工程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管理全面整合,实现水网建设有效监管、水网运行有序调控……


640 (3)

山洪四预


从数据孤岛到数据共享,

从人工研判到智能决策,

这座看不见的“数据方舟”,

正以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力,

默默守护着江河安澜,

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