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桐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交出满意答卷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0  来源:安徽网  浏览次数:9

水是生命之源。近年来,桐城市将城乡安全饮水问题摆在改善民生的优先位置,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抓手,持续回应农村群众对优质自来水的热切期盼,正稳步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民生蝶变。

在桐城市范岗水厂的实验室里,检测员正专注地操作着检测仪,进行常规9项水质检测工作。据介绍,这里的出厂水浊度严格控制在1.0NTU以下,而三本整齐排列的检测报告记录着水质监管的“硬核”:出厂水每日一检,原水每周一检,管网水每月两检,从源头到终端构筑起严密的水质保障防线。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常规9项水质检测。

作为桐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关键节点,范岗水厂承担着范岗镇、青草镇共8至9万群众的饮水保供任务。走进水厂中央控制室,生产调度信息系统上工艺参数、趋势曲线实时跳动,整个制水工艺流程一目了然。“原水取自生态优良的牯牛背水库,进厂后经一系列处理,才进入清水池,加压输送到千家万户。”前期负责范岗膜厂建设的桐城市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水厂厂长开军指着屏幕上的工艺流程图介绍。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显示着水质浊度、余氯含量、PH值等关键指标,工作人员可根据数据动态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一旦瞬时流量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巡检人员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排查抢修,用快速响应筑牢供水“安全网”。

更令人称道的是,范岗水厂是桐城第二个应用超滤膜处理先进工艺的示范项目。日供水7000吨的超滤膜一体化水厂的建成投运,让当地供水水质直接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处理后水样浊度稳定控制在0.2NTU以下,自来水的清澈度和口感得到显著提升。

水质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范岗镇挂镇村,村民胡振锋拧开自家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淌,他笑着用双手捧起一捧水,凑近端详后说道:“你看这水,现在的清澈度非常高!放在以前啊,水里总有些肉眼能看见的小杂质,烧开水后壶底还会结一层水垢,喝着总觉得不放心。”他边说边指着厨房的电水壶,壶内壁光洁如新,“这水壶用了大半年了,一点水垢都没结。现在做饭煲汤用这水,米饭更香甜,汤味更鲜美。感谢党和国家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民生工程的认可。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脚步从未停歇。位于东部新城的第三水厂扩建工程目前主体已封顶,总投资约1.406亿元,从引江济淮运河孔城段和牯牛背水库“双水源”取水,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万吨常规工艺和深度处理,为30余万城乡居民送上安全、稳定、可靠的“放心水”,为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桐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三年三大步,从水源到水龙头的水量更足、水压更稳、水质更优。”桐城市城乡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琚文明介绍,水源工程上,境主庙引水工程和引江济淮10万吨每日取水工程已建成投用;水厂建设上,农村地区3座超滤膜水厂日均供水2.3万吨,第三水厂扩建工程将新增日供水5万吨。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全市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将从原先的10万吨跃升至17.5万吨。

下一步,桐城将依据规划,继续推进新一水厂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及农村供水主干管网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夯实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基础,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变为民心工程。(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