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每月一题聚共识|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0  来源:千龙网  浏览次数:9

农村供水保障是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是农村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含乡镇公共供水厂、村庄供水站)3368处、3668个村,设计供水规模224万立方米/日,供农村人口640余万人。全市规模化供水工程(千吨万人)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为60.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8%。
▲农村供水保障”民主监督小组赴水务局参加接诉即办通报会
现有农村供水的主要形式有: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全市有城市管网延伸工程42处,覆盖行政村312个,涉及农村人口73万人,主要分布于城镇区域;乡镇公共供水厂,全市有乡镇公共供水厂110座,设计供水规模88万立方米/日,覆盖行政村747个,涉及人口189万人,主要分布于乡镇周边区域;村庄供水站,全市有村庄供水站3216处,设计供水规模136万立方米/日,水源基本为地下水源,覆盖行政村2609个,涉及人口380万人,主要分布于平原区、丘陵区、山区的农村地区。
▲“农村供水保障”民主监督小组在房山区调研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有力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北京市农村供水正处于从单元分散向规模集中转变,从传统管理向数智化管理转变的关键转型期,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要求和农村居民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平原区农村供水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受水源条件、管网建设等因素制约,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等平原区域仍有村庄采用供水站供水,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仅为60.8%,需加快输配水管网建设,扩大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做到应接尽接。
二是部分山区供水工程与首善标准有差距。受自然条件所限,历史上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不高;经多年运行后,部分地区供水设施老化较严重,与行业新标准和农村供水保障新要求有差距。“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部分地区暴露出供水设施防洪能力弱、应急保障体系不完备等问题,需有效提升农村供水防灾减灾能力,助力韧性城市建设。
三是农村供水良性运行管理体系有待健全。目前,村庄供水站基本由村委会管理。受村委会人员力量、管护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专业化管护水平不高,与水利部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维护,工程实现专业化管护要求还有差距。需加快构建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服务机制,不断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监管体系,提高农村供水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推动首都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居民用水服务品质。
为此,建议:
一是优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供水厂和乡镇公共供水厂至村庄配水管网建设,做到能联网尽联网、能扩网尽扩网、能并网尽并网。通过“城带村”“镇带村”的方式,扩大公共供水覆盖范围。
二是大力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对城乡公共供水短期无法延伸覆盖的地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优化现有农村供水设施布局,加大乡镇公共供水厂和输配水管网建设力度。
三是因地制宜推进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对受自然地理条件、水源条件、人口居住分布限制,仍需采用村庄供水站作为供水保障形式的村庄,开展全面评估工作;对不符合行业新标准与农村供水保障新要求的,应分批分类推进供水站标准化改造。
四是加快推进区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以行政区为单元建立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明确各方责任、管护范围、管护内容、管护标准与服务质量。鼓励城镇自来水公司或物业化管理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参与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服务。
五是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环境问题综合排查整治,确保水源安全。对不符合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采用水源置换、设施改造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同时加强净化消毒设备运行管理,强化水质巡检抽检,确保水质达标。
六是强化农村应急供水保障。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应急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区、镇、村供水应急预案修编;进一步健全应急队伍,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健全完善预防应对、应急响应、预案启动、措施落实、响应善后、复盘善后等应急供水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保障农村居民供水安全。
作者陈合安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延庆区政协原主席;毛德发系北京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教授级高工;郭春辉系北京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