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时序初秋,水利事业迎来蓄势谋新的关键节点,塞上江南水流脉动愈显铿锵。让我们全面梳理阶段成效、盘点治水硕果、提炼攻坚智慧,为决胜全年目标夯基蓄力。
多措并举激发供水活力
城乡统筹保障福饮安康
今年以来,宁夏水利厅始终将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作为为民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的关键举措,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续加大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夯实供水保障服务基础。我区农村供水工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自治区主要领导对应对旱情保障农村供水工作给予肯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智慧供水体系”的实践经验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经验清单。
一是优化农村供水水网体系。
全力推进4县区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盐池县、中宁县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青铜峡、彭阳县小型引调水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灵武市、青铜峡市“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通过管网延伸等措施,持续减少分散供水户数量。截至目前,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5%,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93.5%。
二是强化农村供水动态监测。
结合全国集中推进的16项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组织各县区开展农村供水摸底调查和问题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截至目前,各县区共排查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方面问题61项,已完成整改38项。落实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响应机制,今年以来共解决供水投诉及网络反馈问题46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确保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
三是强化农村供水运行管护。
经过努力,自治区财政首次安排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1000万元,争取中央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4285万元,引导各县(区)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约2亿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各环节安全运行管理能力。印发《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小型集中农村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的建设改造、运行管理、水质和应急管理等。
四是积极应对今年中南部旱情。
今年以来,受旱情影响,隆德县城和泾源县、彭阳县11个乡镇共1.9万人、2.5万头大牲畜饮水紧张。水利厅及时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派工作组赶赴受旱地区,指导完善抗旱应急供水保障预案,采取库池联调联用、启用备用水源、错峰供水、储水节水等措施,最大限度缓解了用水紧张情势,全力保障了各业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