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把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作为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要抓手,长远规划谋发展,紧抓落实促提升,全力推动农村供水从“吃上水”向“吃好水”转变。
为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全,嘉峪关市在3处农村供水工程出水口均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和全自动次氯酸钠发生器,对PH值、余氯、浊度等监测项目和关键性指标进行不定期检测,及时掌握水质状态。
目前,嘉峪关市农村供水管网全部覆盖到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100%,饮水安全农户比例为100%。农村饮用水水质平均达标率位列全省第一。
在会宁县,洮河水逐步替代黄河水成为主力水源。当地水务部门针对洮河水的特性,对处理工艺进行专门优化和强化。
黄河水的“退”与引洮水的“进”,在老百姓家中化作了更稳定、更优质的日常用水。
2022年以来,省水利厅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卫健委、省乡村振兴局启动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2023年和2024年,两年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项目188处,完成投资17.59亿元。同时规范水质检测监测标准,强化水质安全管控。截至目前,全省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比例达到92.87%,净化设施设备应配尽配率达到99.26%,消毒设施设备应配尽配率达到99.15%。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