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合肥拟开展5大更新专项行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5  来源:合肥晚报  浏览次数:11


如何用城市更新“魔法”,来提升一座城的温度与品质活力?7月14日,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合肥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已出炉,目前正在进行批前公示。

  新规划将为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全国示范城市提供支撑,推动形成内涵集约型发展格局与绿色低碳生态范式。

  更新对象:包括“三旧一村”及其他类

  规划公示稿提出,合肥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提升,完善功能布局,激发创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彰显城市魅力。

  本次规划范围为合肥市中心城区(即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所辖区内的现状建设用地。规划期限近期至2027年,远期至2035年。

  城市更新对象确立为“三旧一村”(包括旧厂区、旧住区、旧商办、城中村)及其他类改造对象。其他类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态系统修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以及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其他更新活动涉及区域。

  规划要求,通过城市更新来引导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和存量资源有序均衡开发,进而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市格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杜绝“一刀切”和“齐步走”。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数字技术应用与低碳转型,将智慧化、绿色化贯穿城市更新全周期。坚持“保护优先、以用促保”,严禁“大拆大建”,系统性保护修缮历史文化遗存。

  注重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秉持包容共享、多元共治理念,统筹平衡各方权益诉求,聚焦市民“急难愁盼”问题,重点优化功能布局、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提升城市温度与品质活力。

  空间结构:“一环引领、十字联动”

  记者了解到,合肥拟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412”中心体系,以重塑城市功能为重要任务,构建“一环引领、十字联动、四核示范、多片协同”城市更新总体空间结构。

  其中,一环引领,就是以“城市活力绿环”建设为引领,串联沿线更新片区,推动沿线区域系统提升,形成合肥特色城市更新线路。

  十字联动,计划以长江路、阜阳路-徽州大道为十字骨架,构建城市更新引导轴,系统推进老城更新与区域功能拓展。

  四核示范,重点打造以老骆岗机场为核心的“一园三片”市级更新示范区。

  多片协同,重点覆盖城市公共中心、轨道交通枢纽、创新资源集聚区、城市门户节点及民生改善迫切等更新重点区域。

  近期计划:拟定5大更新专项行动

  在规划公示稿中,合肥立足城市发展实际需求,拟定了近期重点计划开展的5大更新专项行动,涉及韧性安全、创新提效、民生幸福、生态提质以及文化积淀等多方面。

  其中,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至2027年改造地下管网460公里以上、建设综合管廊16公里以上,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率提升6个百分点,内涝防治标准达50年一遇,动态消除易淹易涝点。全面建成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三期,实现高风险区域监测预警全覆盖,打造城市生命线工程“合肥模式2.0版”。

  实施科创街区更新建设行动,盘活老校区、老厂房、旧楼宇等存量资源,重点推进中科大科技园、老城“T”台等项目建设,至2027年新增创新载体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产业低效用地提效行动,以高新区大蜀山东、经开区“两湖”区域等片区为核心,推动旧厂区升级改造和产城融合。

  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危房解危,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行动,2027年前实现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应改尽改”,完整社区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推进城中村改造行动,2027年前启动建成区内全部城中村改造。同步实施危房解危行动,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以滨水岸线活化与水网治理为核心,构建城水共生的生态网络。实施“新翡翠项链”滨水岸线提升行动,2027年前完成南淝河、十五里河绿带更新及环城公园等重点公园改造,形成连续开放的公共空间系统。

  开展海绵城市暨水网综合治理行动,重点推进南淝河、十五里河流域生态治理,实现“治水-优城-兴产”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