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为要,清水为魂。六塘河的嬗变,是宿豫区始终坚持建设现代水网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宿豫区聚焦“水系连通、配置有效、调度精准”的水网目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国土空间规划布局,超前谋划辖内重点区域水系布局,系统治理六塘河、马河、牡丹江河等11条河道,着力打造“一湖两河六路”区域水网新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宿豫区位于江苏省北部,是宿迁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的东翼。区域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共有市级及以上河道4条、区级19条、乡级65条,总长约720公里。随着城市东扩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内水系面临巨大调整。
为建成“引排顺畅、水源互济”的现代水网,宿豫区紧抓国家首批市级现代水网建设先导区契机,以联网、补网、强联为重点,加快打造运东水网示范片区,并在全市率先启动县级水网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筑牢防洪减灾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网络为主线,以流域、区域行洪河道和跨流域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区域引排水系为脉络,以控制性建筑物为节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手段,形成“一湖两河六路”水网总体布局,打造“两河四路护安澜、两源四线保供水、两心四廊润宿豫”的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和水生态保护格局。

在此基础上,宿豫区大力推进“水网+”建设,统筹治水与发展,推进水网与其他行业领域协同融合,不断增强水网的综合性、系统性、保障性优势,充分发挥现代水网综合功能和效益。
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正是宿豫推行“水网+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为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宿豫区近期整治骨干渠道12.93公里,新拆建配套建筑物140余座。截至目前,来龙灌区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嶂山灌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通过建设配套齐全的骨干灌排工程体系,宿豫区将逐步建成良性供水服务体系,为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除此以外,宿豫区还以中运河、六塘河等河道为重点,建设中运河宿迁枢纽水利风景区、六塘河水利风景区等国家水利风景区,并在杉荷园、梨园湾等旅游胜地基础上,谋划集农耕、采摘、垂钓、游船等体验于一体的绿野田园休闲徜徉之旅,打造“水网+文旅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水网与休闲旅游、田园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全力以赴推动区域内水网高质量建设,持续为宿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水’能量。”宿豫区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