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解密新会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背后的“政协力量”……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6  来源:江门日报  浏览次数:526

2017年出台《新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方案》,明确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与时间节点;3年投入4.5亿元,实施城镇供水管道联网、乡镇制水厂升级改造、供水管网铺设及改造,镇级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综合合格率100%,全区市政供水管网到达率为97%;未来两年投资22.2亿元,于2022年建成全域性城乡供水管网环状供水系统,实现全区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饮用水安全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新会区持续关注的民生问题。新会区委书记文彦分别在2017年4月25日、2018年1月4日两度督办区政协一号提案《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有力地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2020年9月,新会区政协在大泽镇召开第39次主席会议,对上述提案进行第三次的“回头看”……
 
水,连着民生,系着民心。一个1500字的政协提案,引来区委书记两度督办、区长高度重视、政协主席三度“回头看”,撬动了一项投资20多亿元、惠及40万农村群众的民生大工程。
 
《江门日报》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9月,新会区政协在大泽镇实地调研“改水”工作,对重点提案“回头看”
 
01
 
强化“一个认识”
 
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解决新会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迫切需要,更是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走进大泽镇沙冲村南胜里,只见一条条崭新的水管沿着巷道延伸至各家各户,村民霞姨正蹲在家门口,用自来水冲洗青菜,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沙冲村生活用水水源一直是地下水,通过各村自来水塔加压后供应给村民。”沙冲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行道告诉记者,村内的水塔、水管等供水设施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的,非常老旧。“改水”后,沙冲村的主供水管已铺到各自然村。南胜里在沙冲村率先改水,供水管网也全面升级换代——全新的优质水管取代使用数十年的残旧水管,无论在水压还是水质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上个月,南胜里村民彻底告别地下水,喝上了新会水务公司的“放心水”。
 
刘行道嘴里所说的“改水”,就是新会区近年全力推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2017年6月,区委、区政府出台《新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机构,有力地推动区级水厂并购镇、村级水厂,关闭村级水厂的水源供水,对老化、渗漏严重的村内管网更新改造,提高了末梢水水质合格率。”新会水务公司副总经理吴雄伟介绍,全区10个镇级供水单位,除睦洲镇外的其他9个镇10家供水单位在2018年由新会水务公司完成并购,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为100%,全区市政供水管网到达率为97%、市政供水覆盖率为86%,为新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
 
“小康不小康,农村饮用水算一桩。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新会区委、区政府一直关心的民生热点。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解决新会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迫切需要,更是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9月10日,在政协重点提案“城乡供水一体化”“回头看”主席议政会议上,新会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社攸强调,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饮用水安全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认识、认同和认可度,方能增强其水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凝聚“干好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
 
记者了解到,政协委员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关注,可追溯至多年前:2013年5月,新会区政协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专题调研组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关于农村饮用水安全情况的调研》,提出了加快城乡并网供水的建议。2016年11月,《关于增强民生福祉,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被列作政协一号重点提案,受到区委书记文彦的高度重视,分别在2017年4月25日、2018年1月4日两度督办,要求两年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四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坚持跟踪督办往年的重点提案、协商课题和民主监督课题,持续推动问题解决,是政协扎实做好履职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林社攸表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立“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居民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是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最终将惠及新会区农村近40万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项周期长、影响广的系统工程。适时回头看,督促工作落实,有助于工作稳步向前”。
 

一条条全新的水管铺向全区各乡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不断推进
 
02
 
加强“两个力度”
 
全力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
 
新会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协调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遇到的农村饮水安全重大问题,认真落实议定事项。新会区卫生健康部门建立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制度,加大水质检测频率,及时通报检测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水质检测结果,确保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农村饮水安全情况。
 
9月30日,大鳌镇百顷村、新一村“改水”工程的管网改造在热火朝天进行中。烈日下,一根根全新的大口径供水管经接驳后,制成数十米长的供水管,然后分段埋入已经开挖的沟槽中布设成主供水管道。
 
据了解,百顷村、新一村的供水管网老化残旧,运行多年后,管道生锈堵塞,破裂损坏严重,供水过程中渗漏和损耗严重,一到用水高峰期,村民经常无水可用,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为解决新一村、百顷村近5000人的用水难问题,新会水务公司对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
 
“自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以来,我区投入4.5亿元加快升级改造供水设备和管网,彻底改变农村供水现状,使供水环境、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改善。”吴雄伟介绍说,新会水务公司完成9个镇级供水公司的股权收购工作后,对各镇级供水管网的建设及运营情况进行排查,按计划对已移交管网产权且管网残旧漏损严重的乡村进行统计排序,有序地开展管网升级改造,解决水压低、水量不足问题,受益人口约20万人(不包括睦洲镇)。
 
“农村饮水安全,三分建、七分管。加强管护、实时监测意义重大。自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以来,新会水务公司统一出厂水质要求,对各乡镇制水厂从制水工艺、水质控制、完善水厂化验室等方面制定不同方案,逐一改造升级,供水质量得到了保障。”新会区疾控中心副主任聂新强说,今年检测的镇级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综合合格率达到100%。
 
在大泽镇沙冲村南胜里,记者亲身感受到“改水”对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在会城上班的冲哥每到周末都回村陪父母吃饭,对村里喝上“标准水”,他觉得是大好事。“农村的饮用水源始终存着安全隐患,水务公司的制水流程标准、安全,生产的水当然更卫生、更令人放心。”冲哥说。
 
“2018年新会水务公司并购接管大泽镇水厂,实施供水设施与管网升级改造,投入运营两年以来,农村供水水质得到了改善,达到国家安全用水要求并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隐患。”大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宁路庚介绍说,新会水务公司(大泽供水公司)在两年间投入资金1380.8万元,完成五和、李苑、大泽、北洋、田金、沙冲、张村等村的管网改造工程,8条村1个社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惠及居民6583户2.3万人。
 
“饮水当思源,护水谋长远。我区严格落实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明确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并在政府网站公示,严把饮水安全关。”新会区水利局副局长余卫真告诉记者,为确保村民喝上放心水,新会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协调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遇到的农村饮水安全重大问题,认真落实议定事项,“由新会区卫生健康局建立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制度,加大水质检测频率,及时通报检测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水质检测结果,确保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农村饮水安全情况。”
 

做好“水文章”就是为民谋福利
 
03
 
提升“三个高度”
 
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力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监督检查,使污染防治、专业服务、管理标准实现新高度,从技术层面解决水质安全隐患,实施优质供水服务,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目前,我区的并网改水工程仍然是镇村一级水管联网、区级统一管理的模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镇供水管网联通,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存在一定差距。”多次率新会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深入各乡镇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进行“回头看”的新会区政协副主席陈维盛毫不讳言地指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在各级重视支持下取得较好成效,但工作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如市政管网供水覆盖率不高,水源、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管网改造施工困难等”。
 
据了解,新会区乡镇共有172条自然村,市政供水覆盖率为86%,其中19条乡村已覆盖市政供水管网,但没有接通饮用市政管网供水。同时,银洲湖西片区饮用水源是古兜山脉水库水,今年降雨量少,水库库容告急,警示乡镇居民用水可能面临水库库容低而缺水的隐患。又因农村不少居民搬到城区居住,部分农村人口密度低,用水量少,水流动度低,导致市政水停留在管网的时间长,水质容易出现变化。
 
林社攸指出,新会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遵循“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以保障乡镇居民供水安全为主线,分步重组整合各乡镇水厂、完善和改造制(供)水设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下一步要大力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监督检查,使污染防治、专业服务、管理标准实现新高度,从技术层面解决水质安全隐患,实施优质供水服务。
 
“未来两年,我区将投资22.2亿元进行城镇供水管网并接及水厂增容提质,包括合理布局建设新水厂,形成多点供水,提升供水水质。”吴雄伟介绍,新会水务公司今年将完成古井网山—石苑、鑫源水厂—睦洲大鳌、古井—沙堆等3处的城镇联网工程,未来两年计划实施南坦—小冈、三江—沙仔岛—双水、双水—崖门—银湖湾、古井—崖门等城镇联网工程,统筹新会区东西边供水联网,至2022年建成全域性城乡供水管网环状供水系统,实现全区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
 

农村的水塔大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的,非常老旧
 
记者手记
 
体现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的施政所向
 
水质参差的饮用水源,“超期服役”的残旧水网,水压低、水量不足,一到用水高峰无水可用……这些农村群众曾经最急最忧最盼解决的饮用水问题,随着新会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大力推进,正在一天天成为过去。
 
为破解全区近40万农村群众的饮用水难题,从2017年开始,新会区正式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3年间,新会区从重组并购镇级水厂、撤并村级水厂、建设和改造供水管网、完善水质检测体系等方面全力推进“改水”工作,思路坚定而清晰,逐一突破难题,彻底改变各乡镇水厂供(制)水管网分散、互不相通、水厂设施简陋、制水工艺落后等现状。
 
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关键性指标,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不但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随着一条条全新的水管铺向全区各乡村,水龙头拧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哗”流出,新会区在五邑地区首开先河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该区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提供有力支撑之余,也为农村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真正体现其心系群众、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的施政所向和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
 
冯瑶君
 

全新的大口径供水管埋入沟槽中,布设成主供水管道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