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樱黄晓林)昨日是本报“窗口单位市民建言”活动的最后一站,西安市自来水总公司宣传部部长陈德胜、生产调度中心主任马国增、水质管理部部长邸尚志、营业销售部党支部书记姚彦平、管网运行部副部长秦康胜来到本报接听热线,就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专家支招自测水表可查渗漏
“我们小区上个月水费竟涨到了5.7元一吨,让居民很不理解,咋能收这么多呢?”就水费收取参差不齐的问题,和自强西路铁运校家属院住户李先生有同样疑问的市民不在少数。对此,姚彦平用具体数据给市民作答,居民生活用水,西安市自来水总公司直抄到户、收费到户的价格是每立方米2.45元,未抄收到户的小区在每立方米2.45元基础上,允许按实际加收不超过8%的水量损耗;需补压、加压的小区可加补压、加压所损耗的电费,除此外不得计入其他任何费用。“而像李先生所在小区这样水费过高的话,很有可能是个别住户水表老化或管道出现了渗漏。”
姚彦平给市民出了些自测排疑的小招儿:可以在夜间一两点观察水表是否在走动,如果走得较快,很可能是自来水管道有渗漏现象;测试水表是否有问题,可用一个20升水桶作为标准容器来接水,如果发现接满后水表显示的水量与20升不符,就证明水表出了毛病,应尽早更换。
揭秘“五色水”让市民不再恐慌
昨日,反映水质问题的咨询电话竟占到热线电话总量的65%。
邸尚志解释:水发黄混浊,有泥土味,很可能是小区二次供水的蓄水池清洗不到位所致;“白色水”并没有添加漂白粉,而是由于自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温度上升导致水中气体释放出来,“白水”过五六秒就会自动消除,对人身体毫无影响。
邸尚志还揭示了“黑色水”、“红色水”、“蓝色水”的谜底。“水发黑,与小区二次供水蓄水池清理不善有关;水发红,主要是管道材质老化铁锈过多;水发蓝,是由于停水时管道产生负压,导致放置了蓝色除臭剂的抽水马桶水箱里的水倒流入管道所致,居民不必紧张。”
水质预警将引进生物监测体系
一小时的热线接听结束后,邸尚志的表态给市民吃了颗“定心丸”:明年西安市自来水总公司除进一步完善水质管理体系外,还将加大水质预警体系方面的工作,计划从美国引进生物监测体系,及时排查水质污染险情,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为西安市700多万市民饮水把好关。
另外,还将投资6300万改造50.57公里老化管道,进一步消除红锈水的现象,使供水更通畅。“明年,咱西安市的供水区域将扩大到三环的范围,供水状况更有改观,请市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