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分散式供水啃下缺水“硬骨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4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715
 一线

“现在方便多了。”2月1日下午,甘孜州德格县达马镇贡空村村民巴拥正在厨房里洗菜。

去年底,贡空村98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而贡空村水厂从设计到通水,仅用了短短一个月。贡空村采用的是一种分散式供水模式,是全省农村自来水扩域过程中啃下“硬骨头”的“秘密武器”。

去年超八成资金投向分散式供水模式

2015年,贡空村的自来水问题就纳入德格县水务局的视野,但最初贡空村并没有采用分散式供水的思路。

“那时,德格县试图通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实现全域供水,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方案被放弃了。”德格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贡空村地处干旱河谷地带,村民分散居住在海拔落差近200米的区域内,从20多公里外输配水根本不可能。

这位负责人介绍,依据供水标准,要在200多米的落差内实现远程输水、统一供水,则意味着至少需要加一次水压,“加水压就是抽水配送,成本很高。加上距离这么远,维修成本还要分摊,代价太大了。”

而去年贡空村实现通水时,基本上都是自流水,取水、输配水成本微乎其微,“这得益于分散式水厂的修建。我们在村里海拔较高的地方,投资30多万元依河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厂,同时根据各组实际确定了取水点,方便群众取水。”德格县水务局技术人员介绍。

“这也是目前我们在深度贫困地区采用的主流模式。”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分散式水厂投资额超过25亿元,占全省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八成以上;去年川内85.8万名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近九成是分散式水厂的贡献。

此外,分散式供水让贫困群众就地参与运行管护成为可能。仅去年,我省农村自来水领域就提供公益性管护岗位近万个,从业人员全部为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将推广至2900个缺水贫困村

分散式供水模式为何受深度贫困地区欢迎?

“一方面是成本低,另一方面是便于建设管理。”省农水局供水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平原地区或人口稠密地区实施“大集中供水”,是摊薄成本的不二法宝,但这种模式在地形崎岖、地广人稀的深度贫困地区进行推广并不现实。

这位负责人举例,在贡空村,如果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每立方米的终端水价是农户无法承受的,且农户和水厂还要背负沉重的维修管护成本。而采取分散式供水后,贡空村的终端水价控制在每立方米1.5元以内,“农民用得起,水厂也能运转起来。”

这些分散式供水工程规模小,建设周期一般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厂房设备及管网维修成本和难度也不高,这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更具可操作性。

统计显示,我省2900个缺水贫困村,绝大部分位于深度贫困县,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形崎岖的川西北高原和攀西地区。分散式供水模式将在全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变大为小’的目的就是‘化繁为简’,一口一口地啃下‘硬骨头’。”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继续总结相关经验,特别是完善群众投工投劳机制体制,培训并下沉技术力量,实现工程建得好也能用得好,以尽快扫除农村自来水覆盖的死角。(记者 王成栋)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