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以前拉着毛驴到几公里外拉水
如今在家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夏天吃雨水,冬天吃冰块,一盆飘浮着草叶的水要淘米、洗菜,澄清后再洗脸,最后还要留下喂牲口。”炎陵县沔渡镇大江村村民,这样描述饮水之难。炎陵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水源少、水量小、水质浑、用水极为不方便,是很多地方的饮水现状。
中村乡位于炎陵县中东部,属山地丘陵地区,目前,当地居民用水均为浅层地下水或山溪水,在水量、水质和方便程度不能得到保证。村民老刘介绍,全家几口人,再加上一群牲畜,用水量不少。每天一大早,村民不得不套上毛驴车,到几公里外的水渠拉水回来。“人担驴驮,来回得三四个小时,有时去迟了还没有。”老刘说。
如今,山区群众一打开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不少农民家里还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上老村的村民老谭说:“我们镇建了自来水厂后,我们终于能喝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据水利部门介绍,沔渡镇新建了一个自来水厂,晓阳村、长江村、大江村、上老村、龙巷村、仓背村、瑞口村、洞里村和沔渡镇学校共9288人都从中受益。
数据
投资7900多万元
16.38万人受益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不仅是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也是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市水务局建管科工作人员介绍,工程总投资7927.92万人,其中中央投资5124.38万元,省配套978.34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20处,其中新建15处,改扩建工程1处,管网延伸2处,续建2处,26个乡镇、232个行政村、2个农场及29个学校共16.38万人受益。
这20个集中供水工程分布在全市各县市区,其中株洲县1处,醴陵市2处,攸县7处,茶陵县3处,炎陵县5处,芦淞区1处,天元区1处。在实施过程中,为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分站对项目开展巡回监督。每处工程水源水量能保证达标需要,经处理后的水质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建工程质量较好,配套设施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