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傅涛:水质检测不能光靠自来水厂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5  浏览次数:208
   【背景】4月14日,兰州市发布通告称,当日7时始,兰州四区全部解除应急措施,全市自来水恢复正常供水。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超国家标准20倍,兰州市政府宣布该市自来水24小时内不宜饮用。4月13日,兰州市政府通报,污染事故直接原因是水厂自流沟中出现了含油污水,原因是自流沟附近的中石油兰州石化曾发生泄漏事故致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此外,媒体在调查中发现,按国家标准,水质106项检测为半年做一次。兰州3月初检测结束后,下一次检测应是半年后的9月份。之所以4月10日又进行检测,是因为威立雅的实验室要给周边区县自来水做106项检查,而这检查无论多少样本都会耗费同样的实验耗材。于是,兰州威立雅也对自己的管网自来水取样检测,结果检测出了苯含量超标。

  兰州水污染居然是偶然检出,否则,市民很有可能再喝半年的污染水。这一情况说明当前水质检测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教授指出,水质问题不应仅由政府规划和监管,更应该利用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但现在基本上是由自来水厂自检自测。水质检测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亟需引入市场机制。

  傅涛解释,引入第三方市场机制,是指在整个检测治理过程中,政府应与专业服务公司形成合同关系,将检测治理交由其完成,而非由专家、学者或官员作简单判断。在目前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政府运作效率太低,可能花钱多,效果却不显著。不止是水质检测,很多环保治理、检测工作都应该由第三方来完成。

  傅涛认为,水质检测管理的另一大问题是没有很好动员社会参与监管,公众参与程度不够。而其原因是信息不够公开:“如果不让老百姓知道哪里有排污点、水的排放是否超标、哪里规划了一个化工厂,提倡公众参与就是伪命题。”

  傅涛强调,对于水质监管这类公共服务,公众拥有参与权,而参与的基础是知情权。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把目前只有专业人士才会关注的问题变成公众共同关注、讨论,提出解决办法的社会性问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