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在环境保护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72家企业因超标排放等原因被点名批评。其中,除了中铝、中电投、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央企和上市公司的身影外,值得注意的是,竟然有8家污水处理厂赫然在被通报企业之列。这些身兼治污职责的企业,却成了超标污水的集中排放通道。
对于污水处理厂而言,其最大的生产行为和作用,就是通过人工强化处理,让污水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管道,以实现循环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污水处理厂无疑是污水无害化处理最好、也是最后的一道过滤器。但是,现实中污水处理厂竟成了排污大户,这无疑是其过滤职能的失守,难免让人惊愕不安。
污水处理厂缘何失守成为排污大户?仔细分析,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吃不了和消化不了惹的祸。首先是吃不了。一些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低,但是工业企业等的污水排放量大,超出了其处理能力,于是只好让污水不经处理就逍遥路过。另外,一到雨季,部分管网不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极易吸纳雨水,结果就陷入“吃不了兜着走”的尴尬处境,导致污水处理厂开门排污。
其次是消化不了。一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落后,还有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约成本等,擅自降低处理标准。这直接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行为不合格,经过其处理的污水自然难以达到去污、提质、无害化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