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治污者致污 污水处理厂应加强自律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6  来源: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230

  “治污能手”的污水处理厂为何成为了“致污能手”?这8家污水处理厂的最主要违法类型是超标排放和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备,原因的背后显出了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存在的难以回避的问题。

  首先,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近几年,污水处理厂大批量建设,很多地方声称已经实现“镇镇都有污水厂”,但非理性的大规模建设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来水不足,达不到运行负荷,导致污水处理厂闲置,成为“晒太阳”工程;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小,不能对全部来水进行处理,造成大量污水直排。更有甚者,个别污水处理厂污染设施间歇性运行或弄虚作假、擅自停运,没有对污水真正进行处理,在检查前几天才开工,检查过后就关闭,完全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

  其次,一些污水处理厂不按环保要求使用设备,参数设定不合理,在线监测数据不准确,导致排放污水不达标,只顾污水处理的“量”,罔顾污水排放的“质”。这些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问题也凸显出当地环保部门监管的缺位和相关政策的缺失。一些环保监管部门对这些违规排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放任和纵容的态度,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不可否认,污水处理厂还存在诸多运营问题,例如污水处理费不足、政府补贴拨款不到位等。但是,作为身兼治污职责的企业和污染“过滤器”,污水处理企业更应强调社会责任和环境安全意识。污水处理厂需要提高的不仅是工艺设备和处理能力,更应强调对环境、对公众的社会责任,真正成为“治污”而非“致污”企业,希望环保企业不再登上环保“黑榜”。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