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东莞涨水价要让百姓充分说话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26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浏览次数:212

  东莞水务大改革大发展对策研讨学术沙龙举行,专家建议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东莞水务大改革大发展对策研讨学术沙龙活动在市科技馆举行,4名国内知名专家为东莞治水兴水把脉并提出良方。副市长李小梅表示,人多水少,水源单一,应对东江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措施和能力有限,已经成为我市的基本水情。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水务改革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我市水务工作大改革大发展。

  关键词:水价与水质

  专家:涨水价要说清水企面临的问题

  当前东莞该不该涨水价?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水作为公共服务产品,不是由供需决定的。政府是责任主体,企业帮政府提供服务。政府虽然有定价权,但“涨水价不是搞定物价局就行了”,水价是政府、企业和老百姓之间的博弈,要充分与老百姓进行沟通。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最好不要钱,这就需要沟通。要召开听证会,让老百姓充分发表意见。要让老百姓接受,就需要把当前水企面临的问题充分摆出来。”傅涛认为,倘若水价太低,会对城市的供水服务不利,对水企的长远发展不利。

  回应:提高水质让群众满意

  市水务局局长张国平表示,由于东莞处于东江的下游,目前水质仅达到三到四类水标准。而根据水厂的常规工艺,包括过滤消毒等,要对付有机污染物,是无能为力的。有专家建议东莞进行强化处理,包括采用活性炭或臭氧化活性炭等措施,使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其建议也可适当采纳。臭氧化活性炭成本略低,不少城市运转了五年还能保证水质。“嘉兴当时就是采用相关措施,每吨大约增加了2-3毛的成本,但出厂的自来水水质好了很多。水价提高了3毛钱,老百姓也非常乐意。”

  关键词:水源保护

  专家:建议人大立法保护水库水源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原副主任、教授王占生对东莞的水源忧心忡忡,“东莞水源单一,九成依赖东江,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东江上游被污染物,整个东江都会受到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东莞的水至少要能支持几天,但是现在,连几小时都不行。”王占生表示,单一的水源肯定是不行的,东莞要设法把水库利用起来。江库联网是解决水质水量问题的好办法。今后把西江水引过来,进行统一调配,将有效破解目前水源单一格局。

  水库如何有效管理?王占生提醒,要让水流动起来,防止长藻。如今东莞很多水库氮磷超标,富营养化不可避免。“水源保护要立马提上议程,建议人大立法保护水库,严格设立水源保护区,保障东莞水源用水安全。”

  回应:18个水库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将加快

  对此,市水务局副局长邓伟斌表示,目前东莞一要全力保护东江。二要引进西江水,西江是水量最优的水源,但到东莞还要五年时间。

  除了拓源之外,东莞把水库的水质保护工作提上了议程,洗好东莞的“水缸”,加强水的流动性,实施水源保护区规划。具体来说,我市即将启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工程、深莞惠应急备用水源一体化工程、珠江三角洲西水东调工程、大岭山片区长湖水库群联网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加快完成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工程、8宗联网水库及10宗重要供水水库饮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建设。

  关键词:内涝

  专家:增加绿地 加大管网建设

  对于内涝问题,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周琪坦言,由于城市发展太快,相关规划和排涝设施未能跟上。“无论政府如何整治,只要降雨量超过了200毫米,就容易产生内涝,不可避免。城市内涝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可能根除。”

  周琪建议东莞适当增加绿地和滩涂,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尽快排掉积水。同时,东莞还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雨水通过适当过滤即可回收利用,不一定要用于工业或生活,可用作城市景观用水、浇灌等用途。“中水如果排到城市河道,也是一种回用,可以补充水量和保护河道。”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张行南则表示,首先城市的规划要做好,河流等要适当保留,不能为了发展全部都填埋。在建设上,也要考虑在城市的低洼地带不要建太多重要、受水影响大的建筑。

  回应:

  见缝插绿加强雨洪管理

  邓伟斌表示,专家们雨洪管理的新观念,对东莞有很大的促进。过去这些年来,东莞重地上轻地下,外江大河对东莞影响不大,但内涝损失高达46亿元。接下来,加强雨洪管理是新思路,包括专家们建言的见缝插绿等。加大管网建设,把下水道拓宽,减少积水量,目前正在操作中。(黄观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