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空气污染极受关注,那么湿地对减少污染有何作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高吉喜委员对此进行“科普”: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于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特征植物。湿地内这些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虽然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节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有作用,对空气净化也很有好处,但不能夸大湿地对治理雾霾的作用。”高吉喜委员理性地分析道,现在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还是和“排放”有关系,污染排放的增加是最根本原因。高吉喜委员还特别强调,“雾”和“霾”不一样,“雾”是由湿度决定的,而“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多留湿地能少中“霾伏”。改善自然系统的“自净”功能,增加对湿地、河流、水库、山塘、溪沟的保护,能起到“水清气自净”的作用。
“虽然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节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有作用,对空气净化也很有好处,但不能夸大湿地对治理雾霾的作用。”高吉喜委员理性地分析道,现在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还是和“排放”有关系,污染排放的增加是最根本原因。高吉喜委员还特别强调,“雾”和“霾”不一样,“雾”是由湿度决定的,而“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多留湿地能少中“霾伏”。改善自然系统的“自净”功能,增加对湿地、河流、水库、山塘、溪沟的保护,能起到“水清气自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