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原则:
1、没有污染。
2、没有退化(充满生命活力的水)。
3、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含有人体相近的有益矿质元素,Ph值呈弱碱性的水!
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饮用水水质中感观和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依然严重,且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由于水质恶化,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城乡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据调查,我国城市约1亿人口饮用水不能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有3.6亿人饮水不安全,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必须对受污染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后才能使用。
生活饮用水处理技术及其工艺在20世纪初期就已形成雏形,并在饮用水处理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
一、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和病原微生物等。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所使用的处理技术有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由这些技术所组成的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目前仍为世界上大多数水厂所采用,在我国目前95%以上的自来水厂都是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因此常规处理工艺生活是饮用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混凝是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难于自然沉淀分离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相互聚合,形成大颗粒絮体(俗称矾花)。沉淀使将混凝形成的大颗粒絮体通过重力沉降作用从水中分离。澄清则是把混凝与沉淀两个过程集中在同一个处理构筑物中进行。过滤是利用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等)截留经过沉淀后水中残留的颗粒物,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浑浊度。消毒是饮用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向水中加人消毒剂(一般用液氯)来灭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在以地表水为水源时,饮用水常规处理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所需采用的技术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典型的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净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1)活性炭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⑴饮用水深度处理水源水→常规处理→粉状炭吸附→消毒→出厂水水源水→常规处理→臭氧氧化→粉状炭吸附→消毒→出厂水水源水→常规处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消毒→出厂水
⑵饮用水物化预处理在饮用水物化预处理中,主要使用粉状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异臭、异味的物质,与混凝剂同时投加。对于季节性严重污染的水源水,可以设立投加粉状炭的水源水质恶化应急处理系统。
2)臭氧氧化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分解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