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见到,红红的高粱地一片连着一片。远远望去,四通八达的生产便道,纵横交错的排水泄洪沟渠,星罗棋布的山坪塘、蓄水池,与大片大片的红高粱共同构成了极美的田园风光。
现年61岁的周显斗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他的土地,算得上福台村的老庄稼把式了。“从家里到庄稼地,一般要走10多分钟。以前,山上的水利设施少,条件差,往往要自带抽水机,累个半死也灌溉不了多少庄稼。现在,提灌站修好了,直接从水库里取水,渠道也多了,我们不愁庄稼没水喝了。”
在福台村,以及与福台临近的破马、曙光、永康、糖房冲、龙冲、华山等村,与周显斗有着同样感受的庄稼人比比皆是,他们普遍感到,今年的庄稼长势普遍好于往年,预期的收成将会更加喜人。周显斗告诉记者,能够修建这么多的生产作业道、供排水设施,使农业的生产条件变得这么好,得益于国家新增农资补贴的惠民政策。
据了解,东兴区白合镇等乡镇是东兴区重要的粮食产地,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能力,该区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671.58万元,同时整合土地整理项目、扶贫办扶贫连片开发、新村扶贫项目、新增100亿斤粮食等项目,整合资金达3200万元,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广泛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在白合镇福台、破马、曙光、永康、糖房冲、龙冲、华山等村,修公路、兴水利、整理土地,先后整治山坪塘50处、改造提灌站4座,新建渠道79.2公里,整治渠道4.28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0.6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67万亩。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了,粮农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除水稻、玉米、红苕等原有粮食品种外,今年又大规模引种了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红高粱,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东兴区白合镇副镇长吴秀华说。据初步预测,今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8.8万公斤,新增产值177.8万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23元。